希腊是欧洲联盟中经济欠发达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欧盟15 国中排行靠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外依赖较严重。80 年代末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公共赤字和债务、通膨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希政府推行严厉的紧缩政策,加大打击偷漏税的力度,减少公共支出,加快私有化进程,以求摆脱多年来的经济困境。经过几年的努力,希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好转。
2009年GDP 总量3307.80亿美元,排名27;人均GDP 29634.92美元,排名26。
希腊产业结构以服务业所占比率最高约占60%,工业次之约占25-27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旅游业发达,是获得外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经济部门。
希腊债务危机厄运的降临为全球金融危机所触发。在此之前,位于南欧的希腊风平浪静,几乎没有征兆。
希腊这次债务危机,直接的导火线是:2009年10月4日,希腊新一届政府获选。半个月后,希腊新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远高于前任政府宣布的6.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2009年12月希腊政府公布政府财政赤字为293.79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2.4%,这一数字在代表希腊财政恶化的同时,也开启了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穆迪、标普相继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的进程,从而拉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惠誉两次下调希腊的长期国家主权评级,从A降为BBB+。这是希腊十年来首次评级降至A-级以下,也是首个主权评级下调至A-以下的欧元区成员国。
在此后几个月里,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三大评级机构:标普 惠誉 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