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妙解半句谜
苏轼(1037 年— 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苏轼与袁公济是同科出身的好友,北宋元祐年间,二人同在杭州相遇,促膝而谈。袁公济深知苏轼对猜谜很有研究,于是想考考他。

苏轼 像
一日,二人踏雪游玩于西湖边上,皑皑白雪有一尺厚,袁公济行于大雪之上,遥看远方景色,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于是道 :“苏公,我刚想到一道谜,不知道您是否能解得开?”
苏轼笑笑说 :“赏雪猜谜,也算得上是雅事一件,请示谜面。”
“雪径人踪灭(打半句七言唐诗)。”
这天下间竟然还有猜半句诗的谜!七言律诗,到底是三个字还是四个字 ;又或者说是前面半句还是后面半句。而且,七言唐诗范围太大,即便是熟读唐诗也根本无从下手!
苏轼暗暗吃惊不已,但在友人面前又不好意思服输,只得捋捋胡子,故作深沉。正值他苦思冥想之时,路边的小树林里突然飞出一群小鸟来,笔直一行,冲上云霄。苏轼眼前一亮,心里一核算,似乎有了答案,嘴角上扬,含笑点头,心中还暗暗夸赞袁公济这道谜出得甚妙,谜底更妙。既然袁公济有意刁难我,倒不妨也趁此机会难一难他。
于是,苏轼说 :“我恰好也想到了一道谜,不知能不能博公济一猜?”
“请示谜面!”
苏轼指着远去的鸟群说道 :“雀飞入高空(打半句七言唐诗)。”
袁公济顿时没了头绪,呆若木鸡。苏轼见状,说道 :“我的谜是从你的谜引申出来的,你若是猜对了我的谜,我也就猜对了你的谜。”袁公济这才恍然大悟。
苏轼拿起一根树枝,在雪地上写下一句诗,“一行白鹭上青天”。然后将这个“鹭”字拦腰截断,成“路”和“鸟”二字,又道 :“前半句诗是你的谜底——一行白路 ;后半句诗是我的谜底——鸟上青天。”
袁公济竖起大拇指 :“子瞻(苏轼,字子瞻),你真是一个奇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