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788 3
2006-04-10


我现在正处于硕士论文撰写阶段.按要求是30000字,有一点点新意.我想来想去,如果只要一点新意,需要写30000字吗?如果1000字能说清楚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写30000字?再说,我们这样的硕士,有多少能创新的?我自己是没有,我敢说全国90%的硕士和我一样没有.那这30000字怎么来?只有抄了.会抄的可以抄出水平,不让人发现他是完全抄袭的;不会抄的既然可以被看出全文抄袭.但是这样的区别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是多少字的综述。综述哪里有?现在网络发达了,什么综述找不到?问题的这么多综述都有了,我们还为什么要写?

其次就是所谓的实质性内容了。实质性内容也就是把综述里说过的内容的原文在修改以下,扩充以下,抄上来。不然,你能写什么?综述里面已经有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理论了。

那我们怎么体现新意呢?现在就是实证研究了。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在你没有新意的时候,你可以随便拿一个已经有的公式套上你可以找的到的数据,然后用统计工具假摸假样做回归,当然数据回归结果一般不会是令人满意的,所以你要还要自己构思以下,猜个漂亮的结果放上去。(这样的假数据,哪里都有,我隔壁寝室一同学被老师要求看他自己发在经济研究上的文章时,说有个同学指出公式推不出来)

最后就是结论,感谢信了,还要付上参考文献。一般的硕士论文都有20多参考文献,包括很多国外原文,咱们基本没有看的,但是引上去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一篇垃圾出来了,就象中国人出的专著一样,每年有20多万份硕士论文啊。

现在谈另外的一些学术论文规则: 学术打假现在进行的轰轰烈烈,有些同志以此为生,不能不说是为我国就业做贡献了。但是,我的疑问是,这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吗?现在可能是这个目的了。但是,我认为其最初和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这样的。就那引用文献的注释来说,我觉得其最早的目的应该不是保护知识产权,而是为了让人看的更明白,更清楚。例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引用了很多摩而根《古代社会》的地方,甚至很多是一段引用。但是他引用是为了让我们可以知道在哪里去查看原籍,去更了解他要说的话。

此外,引用的一定要注明吗?至少我们的祖宗没有这样,而且我也不认为需要这样。是不是我们每写到一个道字,就应该注出自《道德经》?我看不必要吧?因为很多思想已经成为常识,没有必要再注明了。还有,我们的思想都不是看一两本书就形成的,要看很多书,经历很多生活,有时候蹦出一个想法,都不知道是谁最先发表的。那我不是还要再用GOOGLE搜一下?外国原著我也看过一些。可能是因为看的都是比较老的书,他们的思想都是独创,所以引用的不多。

但是,现在引用好象成了风气,不引用不行,引用不多不行,不引用英文的不行。首先,这些引用是必要的吗?本来用自己的话,几个字就可以说好了,非要在后面来一句别人的,注出自哪里,这完全是多此一举。

最后,我一直不认同应该有知识产权。著名的例子有莱不尼次和牛顿的关于微积分的发现的争论。最后以我们认为他们同时发现为结局。所以,很多东西不是说只有一个人,用一种思维,才能发现问题的。就象人类的起源,现在认为有四个独立发展的源头一样。但是有些西方中心主义者总要说中国的文化来自于西方世界。此外,知识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东西,应该有产权吗?是的,有人会说,我们只是想尊重他的创作,给他应有的尊敬。这当然是好的,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限制了其他的人的创作。

最后,我反对剽窃,因为这是不道德的。但是,我反对任何规范,因为它们都是约束人的。我们写文章,应该遵守的只是自己的良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0 15:11:00
有思考。大部分认同你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0 16:24:00
论文还是要有一定的规范的,但不是“规定”。如格式要求,内容要求,引文出处格式等。30000字你能用1000字表述么?要表达一个新的观点或理念,字数太少了很难说得清楚么,“开题报告”就要超过1000字了。我只是认为,凡事不能“绝对”,一绝对就“八股”了,如强调必须达到30000字就是太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0 23:41:00

很多地方说的有道理。

同时我觉得我们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要在现行框架约束内尽量发挥我们的能力(就如我们的政治体制一样,有很多问题,但能一下就变过来吗?和张居正当初失败一样朱**也没有成功,杨小凯到最后也说他反对革命,也不能一下子就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可以扎扎实实的研究一个具体的小问题,我是这么的以为的,就我们现在研究生的理论功底,做一个什么突破性的理论发展是很难很难的,比较现实的是做一些数据比较真实又可以方便得到的实证分析,能纠正一些不经分析不假思索什么领域都懂的“著名经济学家”在媒体上的胡说八道就很了不起了。

如果是禀着这样的态度,我想那些规范不是我们论文的最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