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8907 11
2010-05-31
高鸿业版微经说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此时厂商利润不是已经达到最大了吗?为什么在后边又说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施行价格歧视政策增大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5-31 13:27:24
个人愚见……
1、前者mr=mc:是在均衡的条件下获得的最大利润,即在均衡时,厂商获得的最大利润,指的是在均衡一点的最大利润 表示为这一点的面积差
2、后者相对于前者是说在整个变化过程中获得最大利润,即在生产规模变化的整个过程中一共获得的最大利润,表示为需求曲线的积分……
楼主好问题啊~~希望有高手把问题说的更清楚~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1 16:28:15
有点迷茫。。。 2# tc5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31 19:08:55
无论在何时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都是MR=MC。
无论是否实行价格歧视MC曲线都是不变的,区别在于MR曲线。
在实行非价格歧视时,厂商所面临的MR曲线是对反需求函数进行求导而后所得的曲线(通常情况下的MR曲线),其位置往往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所以在此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均衡点出现在求导后所得的MR曲线与MC曲线的交点。
在实行价格歧视时,厂商所面临的MR曲线就是反需求函数曲线(即需求曲线)本身——根据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义
因此,在实行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均衡点就是MC与需求曲线的交点。
总结一下说就是,无论何时均衡条件都是MR=MC。但是在实行价格歧视时,MR曲线就是需求曲线本身(而不再是那条求导后位于需求曲线下方的“MR曲线”)。因此如果还按原来的求导所得的“MR曲线”进行生产显然是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当条件与环境变化时我由概念所定义的对象自然也要随之转换,继而结论也会随之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18:47:24
谢谢! 4# MOGG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5 09:39:55
谢谢!! 4# MOGG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