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yingdao 发表于 2010-6-1 08:40 
我认为,lz分析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有点牵强。采用何种付款方式是取决于客观现实的。例如,麦当劳的例子。它是快餐店,希望人流速度快,这样才可以赚钱。而一旦顾客先付了钱,就意味着他已经获得了商品,不需要太多的服务。而在普通酒店,我们虽然点了菜品和酒水,但我们仍然需要产品之外的服务,或者酒店必须提供(否则他还赚钱吗?),这样一来,为了“考核”服务费用,我们后付钱才有道理。两者差别在于是否购买服务和服务质与量的“考核”。当然lz说得是有道理的。
另外,车票等观点我不同意。我们再还没有买票钱很难确定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上的服务,那我们为什么还必须用固定的价格先买票呢?原因很简单,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供给者的信息地位更有利。想一下,我想回老家,如果不事前买票,那么我怎么可以确定我一定会坐上车呢?说不定我去坐车时正好赶上春运,社会秩序不可想象。
综上所述,采取何种收费方式的制度安排需会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而绝对不是简单的什么分工可以解决的。
我的分析也并不全面,只是提供了另一种角度,lz对待生活和学业的态度令人佩服。
是的,任何商店都是希望“人流速度快,这样才可以赚钱”,但这仅仅是约束因素之一,当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与行为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这个信息不对称是可能使买卖双方就价格、数量与质量达成一致意见增加难度的。比如,你去饭店买吃,饭店肯定想减少环节,让你尽快吃完走人,先付钱是这种方式,但你会想呀,我吃的菜中,数量够不够你说的,你酒店的菜质量会不会有问题,为了让你放心,酒店就宁可放弃先收钱的好处。也就是说,先收钱一般是环节比较少的,可以减少费用的,但考虑到菜的质量,要是生付钱,你到酒店吃饭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两害相权取其轻,酒店就可能宁愿放弃先收钱的好处,获得让你放心去吃饭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