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727289 发表于 2010-6-1 20:55 
... 按这样分析,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剩女”现象岂不是要达到了极致?所谓的——男女双方组织家庭带来的“红利”岂不是在这些地方几可忽略,那这样看来他们完全没有必要组家庭嘛..,于是剩女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纽约、伦敦、东京,上海,再怎么样也轮不到北京啊?
所以,用市场化程度加深,分工变细来解释这种现象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实际上,今天的“剩女”现象在论坛里面也有分析过,叫“甲女丁男”现象,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在中国这样传统的国家里,男尊女卑,男外女内,是深入我们骨髓的。是社会存在赋予我们的不可抗拒的文化基因。随着教育程度的加深,每个女人的视野变的宽敞,她的偏好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事实上,她们期待的是比她们还优秀的甲甲男(就好像我们男生会天真的以为随着学历的升高,以后可以找个漂亮的,知性的女生一样),然而这样的男生何其少,所剩不多的甲男也只是希望找个乙女(文化基因作祟),所以这样的人便剩下来了。事实上即使她们肯放下身段,屈身乙男、丙男、丁男,作为男方他们是不大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婆比自己
的收入还高,社会地位还高的。
而在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平等的环境里面,甲女丁男的结合是不大会遭到社会的非议和腹谤(比如被说“吃软饭”)的。
事实上,随着学历的身高,大家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谈恋爱,变成了要求这要求那,比如价值观要相合、人生观要相合,收入不能低,身高要多少,长的不说对得起观众,至少要拿的出手吧....所以,古代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里并非没有道理...
文化因素像偏好,什么都能解释,但往往难以验证。比如,我说我们以前剩女少,是因为文化,现在剩女多是因为文化变了。这里,关键是要解释文化是如何变的,要用可观察的变量文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