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6-1 20:43:49
值得看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0:55:49
...  按这样分析,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剩女”现象岂不是要达到了极致?所谓的——男女双方组织家庭带来的“红利”岂不是在这些地方几可忽略,那这样看来他们完全没有必要组家庭嘛..,于是剩女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纽约、伦敦、东京,上海,再怎么样也轮不到北京啊?
所以,用市场化程度加深,分工变细来解释这种现象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实际上,今天的“剩女”现象在论坛里面也有分析过,叫“甲女丁男”现象,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在中国这样传统的国家里,男尊女卑,男外女内,是深入我们骨髓的。是社会存在赋予我们的不可抗拒的文化基因。随着教育程度的加深,每个女人的视野变的宽敞,她的偏好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事实上,她们期待的是比她们还优秀的甲甲男(就好像我们男生会天真的以为随着学历的升高,以后可以找个漂亮的,知性的女生一样),然而这样的男生何其少,所剩不多的甲男也只是希望找个乙女(文化基因作祟),所以这样的人便剩下来了。事实上即使她们肯放下身段,屈身乙男、丙男、丁男,作为男方他们是不大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婆比自己
的收入还高,社会地位还高的。
而在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平等的环境里面,甲女丁男的结合是不大会遭到社会的非议和腹谤(比如被说“吃软饭”)的。

事实上,随着学历的身高,大家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谈恋爱,变成了要求这要求那,比如价值观要相合、人生观要相合,收入不能低,身高要多少,长的不说对得起观众,至少要拿的出手吧....所以,古代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里并非没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0:58:15
楼主需要对一些案例加以精细分析,然后推到经济学消息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00:57
h5727289 发表于 2010-6-1 20:55
...  按这样分析,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剩女”现象岂不是要达到了极致?所谓的——男女双方组织家庭带来的“红利”岂不是在这些地方几可忽略,那这样看来他们完全没有必要组家庭嘛..,于是剩女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纽约、伦敦、东京,上海,再怎么样也轮不到北京啊?
所以,用市场化程度加深,分工变细来解释这种现象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实际上,今天的“剩女”现象在论坛里面也有分析过,叫“甲女丁男”现象,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在中国这样传统的国家里,男尊女卑,男外女内,是深入我们骨髓的。是社会存在赋予我们的不可抗拒的文化基因。随着教育程度的加深,每个女人的视野变的宽敞,她的偏好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事实上,她们期待的是比她们还优秀的甲甲男(就好像我们男生会天真的以为随着学历的升高,以后可以找个漂亮的,知性的女生一样),然而这样的男生何其少,所剩不多的甲男也只是希望找个乙女(文化基因作祟),所以这样的人便剩下来了。事实上即使她们肯放下身段,屈身乙男、丙男、丁男,作为男方他们是不大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婆比自己
的收入还高,社会地位还高的。
而在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平等的环境里面,甲女丁男的结合是不大会遭到社会的非议和腹谤(比如被说“吃软饭”)的。

事实上,随着学历的身高,大家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谈恋爱,变成了要求这要求那,比如价值观要相合、人生观要相合,收入不能低,身高要多少,长的不说对得起观众,至少要拿的出手吧....所以,古代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里并非没有道理...
文化因素像偏好,什么都能解释,但往往难以验证。比如,我说我们以前剩女少,是因为文化,现在剩女多是因为文化变了。这里,关键是要解释文化是如何变的,要用可观察的变量文化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03:02
laserwto 发表于 2010-6-1 20:58
楼主需要对一些案例加以精细分析,然后推到经济学消息报。
谢谢你的建议,已有大部份被<经济学消息报>录用,有的是刚写的,再改几搞后,也会去投的。现在写的比较多,一个周报的<经济学消息报>,文章显得有点供过于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03:38
好长好长好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05:21
剩女现象与中国人传统的固有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不仅男人有大男子主义,每个女人也想找一个比自己强的男人。一个强的男人很容易找到心满意足的女朋友,而一个女强人则很难找到合适的一半,一方面是因为女强人的选择空间(更强的男人)比较小,另一方面身处这一选择空间的强男人往往对其女友非经济能力(比如漂亮、贤惠、会做饭等)的要求较高,符合这样条件的女强人就会很少,毕竟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完美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达到了完美境界,那我想这样的女强人应该也就不需要结婚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14:09
太长了,没耐心看完··········这是个头疼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15:25
snowsping 发表于 2010-6-1 21:14
太长了,没耐心看完··········这是个头疼的问题
呵呵,不好意思,这是我的问题,要么写得不够吸引你,要么一次贴得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17:09
关于超市的例子有两点不妥:
1、张五常没有错,lz观察到的也没有错,只是如何理解“少”的度的问题——即多少个算少,多少个又算多?显然lz不支持张五常的观点,但lz的观察也是片面的。
2、关于减少购买通道可以激励消费者一次多购买商品的解释不够全面(也许是一个原因),很难站住脚。lz和张五常教授都没有看到,在很多超市都设有快速结账通道(就是针对那些只买几件商品的消费者而开设的通道),那么对他们而言lz的单位时间成本假设根本不合理。
观察生活,很好。但尽量观察的全面一些。我们很难做到不片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18:17
我貌似快步入剩女的行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23:17
demimore 发表于 2010-6-1 21:18
我貌似快步入剩女的行列了
你这么有诚意,又这么坦然,不会的,放心。男女两个人能相遇相知相伴,是件成本很大的事情。我们这里所说的剩女趋势,分析是指平均成本,非边际成本,而且,我的分析很可能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26:02
yanyingdao 发表于 2010-6-1 21:17
关于超市的例子有两点不妥:
1、张五常没有错,lz观察到的也没有错,只是如何理解“少”的度的问题——即多少个算少,多少个又算多?显然lz不支持张五常的观点,但lz的观察也是片面的。
2、关于减少购买通道可以激励消费者一次多购买商品的解释不够全面(也许是一个原因),很难站住脚。lz和张五常教授都没有看到,在很多超市都设有快速结账通道(就是针对那些只买几件商品的消费者而开设的通道),那么对他们而言lz的单位时间成本假设根本不合理。
观察生活,很好。但尽量观察的全面一些。我们很难做到不片面。
度量是排列,只要边际就行,不可能面面具到。张五常所谓关键验证,这是最难的,有了这个关键验证条件,就可以得出充分条件推测。有解释力的经济解说都是充分条件推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31:51
先顶再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32:28
很不错,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36:16
哈哈,楼主这些经济学太有意思了,我意见好像在哪里看过呢……这样的经济学好像叫做“可乐经济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46:51
好长啊,不过还是值得深思,现代人越来越现实,这能怪谁呢,这或许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49:57
剩女的队伍越来越大呀~~~~~LZ有才,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1:51:16
dreamlw 发表于 2010-6-1 21:36
哈哈,楼主这些经济学太有意思了,我意见好像在哪里看过呢……这样的经济学好像叫做“可乐经济学”吧
国外的,有本叫<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书,是学生习作解释经济现象的。缺点是一事一议,往往没有把一事与其他事联系起来,没有把解释与推测一般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13:02
很有意思啊,来顶lz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17:49
说得不错,顶你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21:02
楼主可以打包一下然后再分享吗?方便下载~~~有空再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34:43
太经典了,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37:38
革命非请客吃饭,非打酱油者也。请大家尽量提出有含义的问题与分析,提供现象也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46:00
这不就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吗
楼主的分析跟现在的畅销书:牛奶可乐经济学差不多吧
其实感觉作为一个经济学者,还是不要学周其仁的好,他们会冲淡我们学习经济学中技术的热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48:43
阅读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2:52:07
caoqiang06 发表于 2010-6-1 22:46
这不就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吗
楼主的分析跟现在的畅销书:牛奶可乐经济学差不多吧
其实感觉作为一个经济学者,还是不要学周其仁的好,他们会冲淡我们学习经济学中技术的热情
真实现象解释与数学技术分析,非水火不容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3:04:35
楼主的帖子拜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3:07:05
呵呵呵,不错!!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 23:08:31
呵呵,这难道是受了张五常老先生的真传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