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44 1
2010-06-02
2010年06月02日 09:56 来源:长沙晚报   【字体:↑大 ↓小】
  记者从广州市卫生局网站获悉,今年首季广州公立医院人均门诊费用自2008年后首次突破190元;此外,平均每一出院人次医疗费用及每天住院费用同比分别上涨6.59%和7.4%。广州市第一季度各项医疗费用几乎“全面飘红”,看得老百姓“心惊肉跳”。(5月31日《南方日报》)
  医疗费用“全面飘红”, 新医改实施一年多,耗资3900亿元,看病为何更贵了?这究竟正不正常?公众当然想知道答案。但在新闻中,我们却很难找到。某专业人士说,这可能与天气异常有关。也有医生说,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检查仪器会不断更新换代,而且为了诊断准确,检查项目也会增多,这也许是检查费上涨的原因之一。还有专家这样分析,目前,基本药物目录在基层医疗机构力推,针对公立医院的基本药物目录大医院版目前仍没有时间表,这让某些大医院医生“顺手”就开了“大处方”、“高价药”,医疗费自然降不下来。看看,在这些各说各话,甚至是相互打架的发言中,怎么可能从中能够得到一个足够清晰的判断?
  不仅仅是在广州,当前在全国不少城市,政府部门都已经开始主动地将年度、季度的社会医疗费用情况作为公共信息发布,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这值得肯定。但笔者看来,这种“医疗费用”完全可以晒得更彻底一些,附加上一些更丰富的信息内涵。
  首先,卫生部门就可以通过掌握的一手资料,对各个医疗机构的医药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看看其中有没有存在不合理的大处方、大检查和过度医疗,查一查是不是这些因素导致了费用上涨,并给出结论。其次,可以建立一种医疗黑红榜,发出警告信号,用行政的手段引导医疗机构进行合理的、有秩序的竞争。
  正如官员廖新波所说,“解决民众的看病与健康问题,是一个政府的责任。”我认为,这种责任,首先就体现在对社会医疗费用信息的全面公开上,不但要发布信息,还要接受公众的评价、监督、建言,在与民意的互动中不断改进工作,从而努力把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7 15:00:01
政府将这么大的经济压力推到了人民大众的双肩上
重点还是要提交资金的利用效率以及我国医疗保障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