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aoccean  
第一眼看到楼主的帖子就直接加为精华了。很久没有看到有版友在本版写得如此认真,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写得这么详细和用心。此精华,当之无愧!管理这个版面已经有3年多了,但每天看到的大都是比较这个offer好还是那个offer好,出发点和思考还是有些单纯和片面。这个帖子真是让我眼前一亮。看到很多版友说了自己的观点,我都一一给了点数、论坛币及经验等奖励。作为本版版主,平时自己的发言较少,多以管理版面为多。现在自己也想说几句。
单纯比较外企和国企,总体上说,是外企比国企辛苦,虽然拿的名义工资可能会比较高,但各种福利远不如国企,这个我是赞同的,也是深有体会的。现在如果还有学校在拿自己有多少个毕业生进入外企当作是一个就业的重要指标的话,那我想这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水平也实在不高,或者是学校本身就业不好,觉得这是个荣耀。一个成熟而优秀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是学会全面地看待就业问题,实时地跟踪,跟踪他们的毕业生,往届和应届的,薪酬待遇如何,是否已经晋升了,是否在原岗位,是否有其他机会可以带给师弟师妹,包括实习和工作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忽悠,忽悠自己的学生,忽悠想吸引的生源,自欺欺人。
其实,如果一个人有远大抱负,不满足于安定过日子的话,不管他/她是在国企外企,他/她会积极寻求拿工资福利之外的其他的赚钱方式。因为,不管所在的国企外企的工资福利多高,一个月七八万,或者说一年百来万,大家看来很高了。但是,在北京上海深圳,一年百来万能干什么?一套离市区近一点的房子加上一辆好车加上平时较为华丽的日常消费,就足以消耗你这样的三四年高工资了。与其在岗位上抱怨自己工资还不够,不如少抱怨点,多学点,平静地工作,但自己在外寻求机会。其实外面大把机会,只是看看有没有善于发现机会的双眼。不要只把眼睛盯着自己那个职位,还有别人比自己多那千把块的工资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