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其烦阐释固定汇率种种好处的诸公,却要面对一个可能有点尴尬的问题:有那么多好处的固定汇率制度,为何偏偏守不住了?放眼全球,美元、欧元、日元以及几乎所有货币之间的汇率,有哪个还是政府及其专家系统想固定就固定得了的?即便人民币算盯住了美元,但因为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浮动,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又哪里固定得住呢? 固定汇率制作为国际货币制度一项安排,早就落花流水春去也——这件事情需要解释,否则,就算费劲真把固定汇率体系重建起来,还是难逃守不住的下场。
固定汇率守不住的根本原因,是参与国际贸易来往的各国,守不住各自货币币值的稳定,也做不到同步维系币值的稳定。道理不复杂:互相交往的货币币值变化有异,反映不同货币之间比价的汇率固定又从何谈起?一句话:守不住币值稳定,休想守住汇率的固定。
币值不能稳定的一个原因,在商品世界里颇为常见。就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商品生产率变动有异。谁的生产率进步快,谁的交换筹码就多。交换筹码就是货币。生产率进步快的,能得到更多货币从而交换更多商品。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广东人令内地同胞侧目,别无玄机,就是因为他们拥有更高生产率的进步率。
再复杂一点,两国生产率变化的步伐有异,又使用两种不同的货币,情形将如何?我得到的结果是生产率进步神速国家之货币,相对于进步较慢国家的货币,挡也挡不住地一定升值。不妨一起来走三步。第一,进步神速国家同样的货币因生产率进步而可购得更多商品,就是说其货币币值提升;第二,进步慢国家的货币币值因生产率进步较慢而相对贬值;第三,拿前一种货币与后一种货币“换汇”,汇率当然升值。
除了生产率的变动率各国有异,另一个引发币值不稳定的原因,是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迫于各类压力,通过货币供应控制人为造成币值的不稳定。历史已做结论:1944年布雷顿协定签约时允诺每35美元换1盎司黄金之价,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就摇晃不已。当尼克松在1971年干脆宣布关闭美国黄金窗口时,“千诺不值一金”的做派彻底摇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也随之寿终正寝。以今日美元对黄金之价(1200美元1盎司)看,要求全世界恪守固定汇率之道,不啻是痴人做梦!
当代现实是,生产率变动率差异极大的各国都融入全球化,而各国货币当局恪守币值稳定目标的严肃性差异也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把固定汇率当作一项认真的建议拿出来兜售,世人究竟该作何种评价?
作者: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周其仁 来源:《新快报》2010年06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