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53 0
2010-06-05
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应给杰出乡村教师“长江学者”待遇
2010-06-04    夏静    光明日报   

本报5月22日、28日连续报道了湖北蕲春四中乡村教师汪金权的感人事迹。报道刊出后引发广泛反响,许多读者登录光明网参与讨论留言,还有不少读者致电本报编辑部和本报驻湖北记者站发表感想。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在致电本报湖北记者站时,呼吁给予像汪金权这样的杰出乡村教师类似“长江学者”、“楚天学者”的荣誉和待遇,以为后来者示范。

  冯天瑜动情地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进步的历史,以传承文明为务的教师,有大勋绩于历史。汪金权老师践行着人梯精神、蜡烛精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是一座桥,让学生踏着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冯天瑜希望教育界通过学习汪金权这样的典型,将他们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和行为。

  “文明的进程历来是不平衡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古已有之,然而却于今为烈。”冯天瑜说,解决问题的途径,首先是要克服分配不公,缩小两极分化,同时还要辅之以一系列的“扶贫济弱”举措。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扶贫济弱”主要不是指施舍救济,而是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文明水平。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除加大资金投入外,还要全面加强师资建设,为扎根农村的教师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氛围。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种种奖励学术、表彰学者的举措,这些都是‘善政’,可惜都是关注大学这样的‘上层’,而较少关注普通教育界,尤其是农村、山区的普教。”冯天瑜说,像汪金权这样植根农村、山区的教师,是文化精英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应当给予“长江学者”、“楚天学者”或者其母校华中师大“桂子学者”一类的称号和待遇,以为后来者示范。

陕西神木县委书记称免费医疗也让政府大赚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4日03:39  扬子晚报
  神木书记称免费医疗“政府大赚”
  他说“民生是高回报的投资”,唯一吃亏的是收红包的医生
  “民生是高回报的投资。”这是陕西省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对神木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一年多时间以来最大的感触。去年3月1日起,有40万人口的神木在全县全面实施“免费医疗”。近日郭宝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即使是算“经济账”,政府也“赚了一大笔钱”。
  郭宝成5月30日对前来采访的南方都市报记者坦言,神木推行“全民免费医疗”的目的很简单:老百姓急切的需求。他认为,中国目前的民生建设有上学、看病和住房三大问题。在县级城市,住房问题相对不突出,神木已经实行12年免费教育,眼下群众呼声最为强烈的就是看病难、看病贵。“我们试图把老百姓几千年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源头上来下手解决。”
  “我们算一算账,花了1.5个亿,把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说实话要算经济账的话,我们政府赚了一大笔钱。民生建设,如果搞得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和推进,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郭宝成说。
  有人曾理所当然地认为,神木医改肯定有人“吃亏”,对此郭宝成介绍,改革后干部的医疗保障几乎保持了原来的水平,而职工和农民的保障水平都与干部在同一个水平上了。“公务员没吃亏,占了点小便宜,农民占了大便宜。谁吃亏了?唯一吃亏的是收红包的医生。”郭宝成补充说,实际上,有些医生现在收入明显增加了,红包少了,“政策不管住红包,社会就没有公平正义”。
  民政部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说,外界总有“深层次的改革需要触动既得利益”的说法,吓退了一部分人。但从神木医改来看,并不是以削弱既得利益为抓手,而恰恰是放大既得利益,改革每深入一步,老百姓和官员得实惠一步,这是需要大家重新思考的地方。  综合南方都市报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