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006-7-28 09:46:00

楼主的这个命题关键需要明确以下这个问题:新农村建设到底包括哪些内涵,哪些内容?

如果新农村建设如同todaro所说的农村综合发展,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解决中国的农村发展问题,到底是着眼于发展城市--即劳动力迁移,还是着眼于农村--发展农村,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大家的看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9 07:10:00
中国有办法建设新农村,我感觉到怀疑,反正我是感觉我是看不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 10:16:00

中国目前农村情况是:土地稀缺,劳动力过剩,资金极度稀缺.

即使是转移富裕劳动力1亿人,仍有8亿人留在农村.现有的土地制度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很高,所以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暂时不是主要问题.

现有的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极度短缺的问题.(个人观点)

当然,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人口问题也需要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2 16:26:00

农村和城市之间是互动的,农村劳动力被大批的吸引到城市中去,打工过程本身就很大的提高了农村进城劳动力的素质,而且这些人受各方面的限制(如户口、能力等各方面限制),他们是不可能将后半辈子全部留在城市的,相反会根据情况部分人会返回乡村(没有实际数据作为辅证,但可以认为中老年打工者会较青年打工者平均每年滞留城市时间短,因为其要更多的顾及家庭、农忙、老人赡养、小孩抚养等因素的考虑),这些人尽管整体体力素质可能赶不上大批流向城市的青年打工者,但他们有更多的经验,从而完全可以负担起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而且如果新农村建设能够上马一些真正富民的政策项目(如建设水利设施、修缮公路对乡土老百姓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他们是祖祖辈辈生长于斯的),也会吸引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回乡的。

所以担心新农村建设会因为缺乏劳动力而半途而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3 02:59:00

首先应该明白要为什么建设新型农村。在明白这个问题之间又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那么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在于那呢?是否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的结果就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照此结果去分析得出结论。然后按照新农村发展的目标或者一些不存在流失劳动力,让农村逐渐变为城市化,那岂不是更好?

既做到劳动力不流失,也做到建设新型农村必须要走的发展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2 11:35:00
时间一长,这个问题总会解决的。价值规律将最终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的政府有责任去引导和组织城乡协调发展。我国是人口超级大国,农业和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战略性解决好现代化建设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取得最好的发展态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2 15:31:00

我的看法是,鼓励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回到农村去工作,因为他们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不会造成“空降兵”的不适应,还能将城市里的新观念带进农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2 19:59:00
从长远看,社会会有一个人均收入趋于一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力在各部门转移的过程!就中国而言就是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2 20:00:00
所以只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收入上存在巨大差距,那么建设新农村其实就是瞎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2 20:03:00
如果要你一辈子受穷去建设新农村,你会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2 20:05:00
只有建设新农村有利可图,人们才会去做!!!因为人都是经济人,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5 10:21:00
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劳动力转移是对新农村带来一定的影响,就我了解一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是为了脱离自身的现状。但是如果国家能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把劳动里转移回来在加上区域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我想会做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17 14:28:00

我以为劳动力转移不见得没有人建设新农村。打个比方:如果农村青壮劳动力都在城市的工程队打工,而新农村建设势必要启动一大批旨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工程。如果这些工程由城市的工程队承担的话,那些流入城市的青壮劳动力不是在建设新农村吗?

同意楼上说的,中国的建设不却劳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30 16:08:00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只要农村有让人乐于生活&工作的环境,还愁没有人来建设新农村?

恐怕到时候不仅农民回流,很多城里人也要定居乡下呢。

当前建设新农村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无论谁建设都不重要。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还是农民的农村,所以建设新农村还要相应的有新农民,培育农民的人力资本,培育农村新的社会资本是当务之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30 22:56:00

农村土地有个容积率,即多大面积能够留住多少劳动力人口能够满足生村与发展的问题。其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的容积率太高,老百姓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自然的流向转移,而这种转移是一种市场规律的转移。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在合适的容积率下,农村自然的发展。虽然,可能局部地区出现大量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劳动力暂时短缺,但这是一个短暂的问题。如果当地的土地容积率很低,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可能其他地方的劳动人口回补充这个缺口的(农业有钱赚,自然会吸引一部分人回来的)。因此,我不认为,劳动力转移了,新农村谁来建设是3农问题的关键。

其实,我们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农村土地的二次承包问题。农村的联产承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曾在一定时期对农村的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自有土地的容积率的产出不足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农民只能靠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求得生存。这样,对于每个家庭来说,相对剩余的土地就需要重新的组合利用,而这个问题就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9 18:47:00

农村城镇化--城市化 才是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

新农村建设口号喊得好 可怕就怕流于形式 :

树几个典型 做几个漂亮的政绩工程

什么时候农民成为国民 什么是全社会不再搭农民的便车了

什么时候城乡一视同仁了 .........

即使是发达国家,土地经营规模那么大 农民跟国民一样享受着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 政府还是要给农场主很高的农业补贴 为什么阿 还是收入问题吧

况且在一些发达国家 农业的基础地位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所以本人认为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 走********农业工业化 农村城市化 道路

控制人口增长 转移劳动力 最好是政府创造条件 把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国外 转移到发达国家

各学界的“家”们 想想办法 降低农民总数 让农民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降到30%以下

像植物有生命周期一样 国家的发展也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

谁让咱们错过了腾飞的黄金时间了 就是不知道中国赶上发达国家还得需要多长时间 要知道发达国家还在继续向前发展阿 但愿这辈子我能看得到

(以上纯属本人乱侃)[em0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1 18:24:00

劳动力流失与劳动力转移不是同一个概念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6 20:03:00

个人认为:

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使自己造血、还是给他补血

劳动的转移是必须要走的路子,但是我对农民工问题存在比较偏激的看法。第一、农民工的收入比务农要高,而且技术含量不高,这在农村影响很大,有些父母看孩子13、14学习不好就会找人带他去进城打工,我所在的老家很多玩伴都已经打工很多年了;第二、农民工缺少再次技术进修的经济支持,而且在我国农民工感到45、50岁就已经不行了,劳动强度太大没有缺乏良好的医疗、饮食保障。

再回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人才。需要帮助农村转变发展观念的人才,需要那些少说多干的人才,因为在农民眼里经济收入是第一位的。根据测算目前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在于效率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9 16:16:00
只要农民到城里的收入超过到村里的收入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0 17:39:00

需要国家的政策引导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强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1 18:31:00

新农村的建设应该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矛盾吧,我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知道城市化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二是城市的扩大使得原来的农民变为新的城市居民,所以我认为新农村建设就主要是第二种方式,不是表面现象的城市化,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由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看一下新农村建设的碘仿,就是让原来的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或是从事第三产业,所以,把原来农村人口从落后的生产方式解放出来才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5 15:16:00

我觉得新农村建设更多是口号,希望口号之后不要太多的浪费,建几间房子,强制农民搬进去,然后大力宣传似乎不是个好兆头。

劳动力转移肯定是必须发生的,而且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所谓新农村建设,就需要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而不是劳动力冗余的农村。

新农村建设和在现在的农村地点上建设是两码事,新农村建设应该从更广的意义上去理解,其实从这些意义上,与解决三农问题的提法无异。

希望新农村建设在短期内能倾注于解决现有农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问题,如饮水安全、义务教育、治安、民主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9 14:15:00
劳动力的转移和市场有关,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冲突,如果农村挣的钱多,劳动力自然而然就回来了,找大家那么说的话,美国不是没有农民了么,只要新农村建设做得好,这是解决农业产业化,中国贫富差距的一个重大举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 01:02:00

劳动力转移肯定会影响农村建设,但是分析一下,有好处也有坏处,总体上,劳动力转移可以受政府控制而是有序的。比如,一个地方很穷,转移劳动力并不会对该地经济造成什么影响;一些富裕地区农村,则可以吸引外地农民甚至吸引城市人口打工;处在中等发展水平的乡村,人口多的转移出去没有什么坏处,凡而有好处,像四川的中江县,农民人口众多,人均不到一亩地,就该转移一半以上。

至于出现留在农村的都是386199,那也没有办法,这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5 10:37:00
谢谢了,我顶你们啊!!!!!!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7 15:07:00
农民转移很大原因在于,城市高工资高效率的吸引,而农村剩余,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宁愿荒了自家的地,来城市打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8 13:49:00
经济学考虑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只要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更多就不会出现很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08:39:00

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矛盾的,我认为劳动力转移内含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建设新的道路,新的村庄就完事。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而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一句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要“消灭”农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5 22:59:00
本人认为两者不仅不矛盾,还是相互联系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便于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6 18:02:00
同意!这样的计算口径会造成不少问题:城市化率的计算;由此导致的“城市化率”低于国际水平的结论,以及由此误导政府决策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