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524 0
2006-04-14
胡主席要访美了,吴副总理提前在那里下了162亿美元的定单————为了暂时平息美国人的“愤怒”。
许多国人对此多有不解,缘何政府出手如此大方?在更多国内经济学人看来,美国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近期,Bussiness Week有多篇关于中国的文章,最近的两篇:
文章讨论的是中国近乎疯狂的出口和极度膨胀的外汇储备,用文中的话说是“中国大陆的货币政策被推到了聚焦灯下”。字里行间流露着美国人对中国大陆巨大出口能力的恐惧,middle kingdom\trade giant\full-fledged WTO member\supercheap等字眼折射出他们面临的巨大压力。然而,这只是故事的一个方面。美国人很明智,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抵挡不住中国产品的诱惑,因为太便宜。有人测算,近10年来,中国的廉价日用品为美国年轻父母节约了约2000亿美元。不过,美国人对此并非心存感激,而认为由于中国政府大大低估了人民币的汇率(美国制造业协会认识估计人民币被低估了40%),并且政府大量隐蔽性的鼓励国内企业出口,因而才有了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巨额进口,为此美国2005年付出了2020亿美元赤字的代价。美国人当然不爽,因为他的贸易赤字中的一大半是由中国造成的,进而认为中国政府对进口美国产品持消极态度、对打击盗版不积极、对wto条款执行不力、操纵货币等,有经济界人士表示要将中国告上WTO,请求给予中国制裁。不过美国财政部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有大量的投资者因廉价的人民币而受益,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将来自于美国的顺差中的一半左右转移到了其他国家。按照美国人的想法,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在于强制要求中国改变他的经济运行方式,而在于将中国拉回WTO谈判桌上,促使中国改变,但他们认为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文章援引“中国经济新闻”的消息,截止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8540亿美元,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一。美国人对中国的汇率机制一直持批评态度,认为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保持十多年不变,严重低估了货币的真实价值。然而,在他们看来,北京政府似乎对来自于美国的威胁反应并不积极,而是根据自己评估的风险采取有步骤的缓慢的升值。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升值了2.1%,但每日汇率波动仍然基本固定,远远没有达到美国人的期望。他们估计,2006年中国将会继续人民币升值,不过只有5%,离美国要求的50%相距甚远。美国人认为,人民币汇率调整并不是对中国毫无好处,并且以中国每年9%左右的GDP增长速度也完全能抵御升值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过,他们也意识到中国人会按自己的方式与步骤行事,对于中国,美国的办法反而显得不多。
其实,个人认为,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只不过中国的外汇储备与日本的外汇储备所代表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中国的外汇是藏富于国,个人是不能自由持有外汇的,外汇由国家统一管理;而日本是市场经济国家,外汇储备仅仅代表政府持有的数量,更大量的散落于民间的则无从统计。这样一看,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并不值得炫耀,恰恰相反还给中国带来很多麻烦,正如中国急剧膨胀的对外贸易一样,以压低国内工资和掠夺资源为代价生产大量廉价商品供应外国,反而成就外国控告中国“倾销”的罪名。如果一向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美国民众都来参观参观中国沿海的“血汗工厂”,不知道他们回国后还不会如此热衷于讨论“中国贸易威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