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非凡新闻周刊 20100607张忠本__高盛在希腊事件的两面手法
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借贷一大笔现金给希腊,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
【撰文/张忠本】
希腊二○○一年进入欧元区,根据欧洲共同体于一九九二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六○%。
希腊不符这项规定,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十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这一被称之为「金融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希腊发行一笔一百亿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投资银行负责将希腊的美元兑换成欧元,这笔债务到期时,再将其重新换回美元。
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借贷一大笔现金给希腊,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例如一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一.三五美元的话,希腊发行一百亿美元可获七十四亿欧元。然而高盛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八十四亿欧元;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十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公共负债的统计资料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其国家预算赤字账面上看仅为一.五%。
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贷借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如将国家彩票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高盛因为这些服务和借贷,共拿到了高达三亿欧元的佣金。
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将出现支付能力不足,因此高盛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二十年期的十亿欧元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保险。这种保险就是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补足亏空。
希腊目前预算赤字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二.七%,累积债务已达到一一五%。二○一○年高盛协助发行的「货币掉期交易」九十亿欧元已到期无法偿还,导致欧元下跌,希腊金融融资能力下降、成本剧增(其借贷利率高出一般新兴国家两倍以上),希腊金融状态进一步恶化。而对希腊支付能力承保的CDS价值,则从三月底三.二二剧升到五月六日八.三八。
持有最多CDS恰是高盛投资银行和两家对冲基金。高盛一鱼两吃,一方面替希腊推销国债赚取佣金,而另一方面高盛手中的CDS又大幅升值。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