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08日 10:41:02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数据来源: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
昨日,在位于北京西直门的华堂超市里,绿豆零售价格每公斤31.6元,比上周已有所下降,但仍和批发市场每公斤11元差价很大。市场人士说,如果绿豆批发价持续下降,不久超市也将会调整价格。
在经历了一轮疯涨之后,进入今年5月,以绿豆为代表的杂粮价格基本趋稳,有的品种已开始明显回落。前期赚钱的商人面临赔钱的风险。
从大蒜到绿豆,再到玉米,此次农产品轮番涨价的推手是谁?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谁在受益、谁在赔钱?农产品下一步走势如何?
去年9月绿豆价格开涨
去年九月初,在主产区干旱预期下,绿豆开始有涨价的动作,10月份行情才开始真正发酵。
每年的5月,都是即将迎来绿豆销售旺季的时候。在价格反应最为灵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豆价格数年平稳后今年突然爆发。
北京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玉泉路市场,2005年5月绿豆的批发均价是5.8元一公斤,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里的5月绿豆价格波动不大,批发均价均在六块三四一公斤左右波动,而去年5月则降到每公斤5.55元。今年,绿豆开始涨成“疯豆”,5月的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6.4元,最高时5月4日批发价达到了每公斤18.4元。
“去年九月份以来绿豆价格持续性上涨。去年同期五块多钱一公斤的绿豆,今年达到了历史最高位的十八块左右。”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刘敬亮表示。
从玉泉路市场监测及了解的情况来看,去年九月初的时候,在主产区干旱天气影响当年总产量的预期下,绿豆就开始有涨价的动作。当时上涨幅度并不大,10月份随着新绿豆的陆续上市,行情才开始真正发酵。
“绿豆本身就属于季节性比较强的品种,尤其是今年随着夏季需求旺季的到来,使得近两个月涨幅较为明显。”刘敬亮说。
记者试图去找到每年绿豆的销量变化,是否这几年需求量急剧增长导致供求严重失衡。但北京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均表示,绿豆属于小宗农产品,在批发市场都是和其他杂粮一同出售的,卖家也是兼做其他的杂粮生意,市场上做杂粮生意的商家达到了几十家至上百家,盘子很分散,单个小杂粮品种的销量很难统计。
多年经营杂粮生意、在批发市场上有7家杂粮店铺的付先生向记者介绍,这几年杂粮的需求量整体是一个上升的趋势,绿豆等杂粮的销量每年都是递增的,但增幅不是很大。“今年绿豆虽说是一下子涨价这么多,但从销量上看也不是卖得特别好。”付先生说。
一个月内暴跌2成
5月初批发价格每公斤18.40元,到5月31日,批发价格降至14.4元/公斤,一个月内降幅达22%。
在经历了一轮疯涨之后,进入今年5月以来,杂粮基本趋于平稳,一些前期上涨明显的品种已开始出现回落。
5月初绿豆价格创下历史高位后,在价位偏高、销量缓慢,风险系数加大等利空因素的主导下,开始出现逐步下调的行情。5月初批发价格每公斤18.40元,到5月31日,批发价格降至14.4元/公斤,一个月内降幅达22%。
一位杂粮经销商向记者介绍,这几个月绿豆涨价过快,最近气温也上不去,而且这样高的价位也会影响一些需求量。价位明显偏高,利润不多,风险却越来越大。此外,最近越南、缅甸等地进口来的绿豆比国内东北绿豆便宜很多,冲击了国内市场。
付先生表示:“自绿豆疯涨以来销量就不好,今年这时候要比往年销量减少30%以上。卖得不好,大家都在观望。”
据付先生介绍,正常年份从产区进一车绿豆(一车27吨—30吨),半个月至20天就卖完了,而目前手头上这一车已经卖了10天,但到现在几乎都没销量。
“现在已经赔钱了,卖不出去我们只能降价,现在卖一斤就要赔一两块钱,但产区农户因为去年绿豆减产比较厉害,惜售严重,不愿意卖。” 付先生说。
玉泉路市场信息部分析认为,今年绿豆的高价位将有助于增加种植面积,这对于提高产量还是十分有利的。这一因素也会对当前历史最高位的绿豆市场行情趋势产生一些抑制作用。5月以来绿豆价格的大幅下调也多少说明继续上涨的动力已减弱。另外,其他杂粮价格5月以来已经开始止涨,并趋于平稳。
资本或借助减产逐利
社会上有不少声音表示,绿豆价格之所以会大幅飙升,绝非一个“减产”就能解释,游资炒作是不能忽视的原因。
绿豆主要生产区域为东北三省、内蒙古。由于去年主产区天气干旱,造成绿豆总产量明显下降。按常规来说,新粮在10月份大量上市后,将增加市场供给,行情也会相应平稳或有所下降。但去年9月份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6.60元,而到了10月下旬达到了8.40元,每公斤上涨1.80元,一个月的时间涨幅达到27.27%。
记者采访多位市场上的杂粮销售商及杂粮批发市场的负责人,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认为绿豆价格的大涨是和减产有关。
“绿豆等一些杂粮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干旱、减产造成的。”刘敬亮表示,“但仅是干旱并不足以使绿豆价格一下子上涨这么多,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干旱导致的减产心理预期也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刘敬亮举例说,比如干旱减产使得每斤绿豆涨了一毛钱,那干旱带来的看涨的心理预期也使绿豆价格每斤上涨一毛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看到涨价了,就开始惜售,这又进一步造成供应的减少。
“我们批发市场上的小杂粮一般是通过这样的渠道收上来:内蒙古、东北等小杂粮产区的当地小杂粮商贩开车去各家农户收购,收购后集中到乡镇,我们市场上的批发商再去收,然后销到二级市场,再卖给消费者或是单位食堂。”对于绿豆等杂粮从产区到餐桌的流通渠道,刘敬亮向记者介绍。
面对绿豆等农产品的大幅度飙升,社会上有不少声音表示,绿豆价格之所以会超出常理大幅飙升,绝不是一个“减产”就能解释的,游资炒作是不能忽视的原因。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粮食分析师马文峰即持这样的观点。
“短时间内价格上涨这么多,有天气原因导致的减产因素,但这其中也有资本的推动。”马文峰说,相对于大宗农产品,盘子较小的小杂粮就像股市的创业板一样,虽然股价很高,但总股本非常小,而且杂粮的刚性需求远胜于创业板。在天气因素和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等背景刺激下,小品种农产品价格出现集体性“暴动”就在情理之中了。
近日,“农产品”、“炒作”这两个词汇频频结伴在媒体上亮相,甚至有大蒜、绿豆、玉米遭遇资本轮番热钱炒作的观点。
运输成本助推涨价
“游资炒作可能占到2-3成,但运输成本的增加不容忽视,市场上的干散货比平常的运费涨了两成。”
有的粮食商人对“炒作”之说并不认同。“游资炒作,那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观点,我去产区收粮时没发现什么人来炒作,炒作这个辛苦又挣不了多少钱。”一位杂粮生意人对记者说。
该商户还介绍,市场上的商家一般都是几十种杂粮品种一起销售,没有只卖绿豆一种的。而看报道是炒家只炒作绿豆等少数几种。
“有没有炒作的还真是不清楚,从我接触的这些商家来看,今年收豆的还是去年那些人,我们也都是进一车卖一车,没人敢囤货,但是一些大的企业有没有囤货,这就说不清楚了。”付先生说。
他介绍,这段时间,经常有发改委、工商部门的人来市场上做调查,再加上舆论宣传的压力,绿豆价格确实是降了。
“应该看到去年减产导致供应量减少确确实实存在,而且绿豆属于季节性的农产品,每年夏天都会涨一些,但像今年这样涨这么多,确实是太高了。”付先生说。
除了减产因素和“炒作”之说,也有分析指出,这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我国产销的信息不对称也有一定关系,供需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供给方不知道需求方的实际需求,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供需脱节。实际上市场是有需要的,但此前因为供给过剩,所以农户就不种了,这就导致供给不上来,商家则利用产品的需求性把价格提高了。
“农产品价格涨这么多,游资炒作可能占到2-3成,但运输成本的增加不容忽视,市场上的干散货比平常的运费涨了两成,油价的上涨造成了即使在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一种农产品都因运输成本上涨价格出现上涨。”锦绣大地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部委联合出手调控
农业部认为,大蒜、绿豆等农产品较易成为市场炒作对象,但不会传导至大宗产品上。
面对这一轮受关注度很高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了相关部委的关注。
“在农产品市场领域,国家有完备的市场调控体系和监管能力。游资炒作不是近期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5月28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巡视员隋鹏飞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蒜、绿豆等农产品较易成为市场炒作对象,但不会传导至大宗产品上。
隋鹏飞说,大蒜、绿豆、红小豆等农产品由于产地相对集中、耐储存、市场容量小,较易成为市场炒作对象,但是大部分农产品不易被炒作。
今年以来,由于我国一些地方天气异常导致农产品减产,一度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某些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更是惊人,如大蒜价格甚至涨了近100倍。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马淑萍以绿豆为例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近期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受以下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绿豆产量减少,去年部分地区干旱非常严重,全国产量减少了13万多吨;二是出口增加,2009年我国绿豆出口27万多吨,同比增加了13万多吨,同时进口却减少了7万多吨;三是需求增加,现在绿豆的消费需求增加了,市场价格就会上升。
5月底,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
发改委表示,对于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将会依法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万元以下罚款。屡查屡犯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玉米价格也创新高
4月国内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国际玉米价格继续下跌,前4月累计进口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
绿豆的价格开始降温,而另一大宗农产品玉米价格又开始搅乱人心。记者注意到,近日玉米接过农产品涨价接力棒的消息不绝于耳。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粮食分析师郭会勇表示,今年以来,玉米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了20%。
“通过分析我们判断这轮玉米价格的上涨和资本的炒作分不开,最为明显的原因是,在玉米需求量并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价格却涨幅较大。”郭会勇说。
海关总署公布的4月进口数据显示,我国4月份玉米进口量为3587.78吨,环比增加73.43%。其中,从美国进口了2702.84吨。前4月累计进口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
与国内玉米价格形成反差的是,国际玉米价格却继续下跌。农业部近日发布今年4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显示,4月国内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国际玉米价格继续下跌,国际玉米到岸税后价继续低于国内。
农业部5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玉米价格从去年2月起一直保持涨势,涨幅高达33.3%。今年5月的第三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已突破每公斤2元,同比上涨26.9%。
“玉米等粮价上涨并不是供求原因,而是因为国内通胀预期加剧,货币发行太多了。而去年的干旱影响粮食产量是炒作人认为的对粮食很好的炒作噱头。”马文峰说,“资本多的人最有可能炒作大家认为供不应求的产品,实际上伴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低迷,今年的玉米需求量是萎缩的。”(注:玉米是猪饲料主要原料)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5月中旬就玉米涨价问题指出,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充足,国家库存特别是中央储备玉米量很大,并且农民手上还有不少余粮,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但如果玉米价格大幅度快速暴涨,则是不正常的。国家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并将根据市场形势和调控需要出台政策措施。
农产品期货未受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在政府的打压之下,没有基本面支持的投资行为引发的价格上涨并不能持续。
在期货业从业人员看来,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资金流入流出似乎并未受到影响。大宗农产品并未跟随小品种的涨势。
在期货市场上,过去几个月中谷物类农产品期货品种涨跌互现,白糖、大豆等产品期货则出现了大幅下跌。
海通期货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潼军认为,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粮食加工企业、油脂加工企业、部分贸易商是参与的主体,另外就是长期盯着一个品种或者多个品种的投机客。
“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时候肯定会吸引资金进入,但现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李潼军说,农产品期货中,还有一些品种如大豆受海外市场影响比较大,与芝加哥交易所的联动明显,玉米在最近亦受到进口的影响,而早籼稻、小麦受影响比较小。
而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受基本面的影响更大,在主要粮食作物丰产的情况下,农产品期货短期内也难以出现飙升。
大成基金的一名研究员指出,此前的旱灾对粮食的影响并不大。从粮食库存看,稻谷的供需是趋于平衡的,玉米、小麦则供大于求,在政府的打压之下,没有基本面支持的投资行为引发的价格上涨并不能持续。(本报记者吴敏、胡红伟对此文亦有贡献)
■个案:土豆价格暴涨10倍
土豆是最家常的菜品之一,记者近日在山西部分地区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土豆价格由每公斤几角钱涨到了6元左右,最贵的达到7元。
通过采访土豆主产区的种植户、批发商以及太原市各大蔬菜市场的商贩等供销环节,记者对土豆的“价格之旅”进行了追踪。
收购价提高近5倍
吕梁市岚县是山西省土豆的主产区之一,土豆种植面积约为20万亩,占到全县耕地面积的40%以上。
岚县王狮乡石桥村农民刘元林去年种了25亩地,其中15亩为土豆。“往年土豆每公斤只能卖到0.5元左右,每亩平均产土豆2000公斤,纯收入只有六七百元钱,今年土豆能卖到每公斤2.4元,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高价。”刘元林高兴地说,“去年一共产出土豆3万公斤,我只留了一部分自己家里用,其他的全部卖了,一年相当于以往三年的收入。”
石桥村党支部书记杨沛明说,2009年11月份以来,土豆价格持续上涨,“土豆第一次卖出这样的好价钱”,不少农户把原本留着自己吃的土豆也都卖了。
批发零售层层加价
山西省农业厅蔬菜中心主任秦潮说,土豆从农户手里到居民菜篮子里要经过蔬菜批发商和社区蔬菜市场小商贩等环节,正常情况下,每经过一个环节,蔬菜价格将会出现20%到30%的增长。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土豆价格平均为每公斤6元左右,比起2.4元的收购价要高出150%。
山西岚县农民郭来玉和几个同乡合伙从事土豆贩运买卖。在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市场,郭来玉说,因为现在燃油价格上涨,土豆从岚县运到太原的运费达到每吨100元左右,加上雇用的工人工资、一路上的开销以及进入河西农副产品市场的摊位费,平摊到每公斤土豆上的成本约为0.1元。
“由于现在卖家少,每公斤土豆批发价可以达到3.2元,今年价钱这么高,反而比往年更好卖。”郭来玉说。
小商贩杨志勇在太原市南沙河北沿岸蔬菜市场上有自己的菜摊,他每天都会从河西农副产品市场进货。
“土豆一公斤便宜点也要卖5元,个头较大、看起来比较光鲜的土豆7元一公斤。”杨志勇说,“我们是小本经营,租赁房屋的费用,以及水电费用都要摊到菜价上,因此要比批发价高不少。”据新华社电
豆商:前期赚的要赔进去
去年8月22日,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镇兴字井村的于和在自家的地里查看受灾的庄稼。一个绿豆夹里只长成了两粒绿豆。资料图片(图片)/CFP
■ 对话
李先生是辽宁的一名绿豆商人,他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福建等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常情况下,他每年有几千吨的绿豆等杂粮的销售量。
早收手就会稳赚
新京报:你的绿豆从哪儿进来?销到哪里?
李先生:我销售的绿豆都是直接从产区农民处进货,然后卖到全国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北京的新发地、玉泉路市场等。从产区农民手中收上来的货还要经过加工才能出售,如去杂、去瘪、抛光、分类等。
新京报:今年绿豆价格的高涨,能让你增收不少?
李先生:前期绿豆价格涨得多,的确赚了一些钱,几种杂粮加起来,赚几十万元对我们来说是很正常的。
但是现在价格又降下来了,压在手中的几十吨库存根本卖不掉,现在给批发商的价格已经是低于我们的成本价,但就是这样还是没人来进货。后期肯定得赔钱了,有些前阵子收手早的人,那是稳赚了。
“生人”炒作没有销路
新京报:你觉得为何绿豆价格一下涨了这么多?是单纯的减产?还是有炒作因素在里面?
李先生:主要是减产,绿豆这类杂粮不是机械化生产,种得很分散,农民种豆很辛苦,去年我收上来的豆子数量只有往年的1/10那么多,像我们这么大的规模,又是做了这么多年的,收豆子都很困难,我觉得在东北,绿豆去年要比前年减产9/10,豆子太少了。
豆子少了农民就惜售,像我们这样的中转商也惜售,这也导致价格又涨。还有就是天气因素,今年热的没有往年那么快,卖的就比较慢。
至于炒作,我只是听说,没看到。因为在我看来,杂粮这种品种,炒作难度不小。
第一,去年绿豆产量太小了,根本就收不上来。比如东北地区的绿豆,基本上都集中在我们几个常年做杂粮生意的粮商手中了,我要照顾我的渠道、客户群,手中有货,当然会优先批给我在全国各地批发市场的客户,陌生的人我是不会卖的。农民卖豆也是认熟人的,本来就量少惜售,在价钱一样的情况下,也会先卖给我们这些老商人。
第二,绿豆这类杂粮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季节性极强,销售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靠老天爷的,如果接下来的六七八三个月持续高温,需求就会大增。2007年的时候某大型国企炒绿豆,在港口囤积了很多,3.3元一斤收的豆子,最后没办法,还是2.4元一斤赔钱卖了。
第三,我们杂粮的流通渠道都是固定的,炒作的人没有自己的客户群,豆子根本就销不出去。
剩余库存卖不出去
新京报:囤积绿豆的人多吗?你们大概储备多少?
李先生:每年销售旺季前都会囤些,但一般是随收随销,以我们这样的规模,有几十吨的库存是很正常的,这也不能叫囤积。
新京报:现在绿豆价格降了,对你来讲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先生:现在的库存卖不出去,低价也没人要。像我们这些常年做杂粮生意的,前期价高时赚的钱后期还得赔进去,要是能预测到早收手不做绿豆这品种就好了。现在价格跌了对老百姓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现在手中已经没有杂粮了,都卖出去了,现在受影响的就是这些经营杂粮的人。
新京报:你预计接下来绿豆后期的价格走势是什么样的?
李先生:我预计像北京这么大的市场,目前(每斤)5块多的批发价已经见底了。
销量增加或要进口
新京报:你觉得在这轮绿豆价格的疯涨及价格回落过程中,谁是最大的受益方?
李先生:今年产区的农民是赚了的,前期做绿豆的商人,收手早的也赚了。今年做绿豆的大部分都得赔钱,因为信息是逐步分析明朗的,前期价高时是挣钱,但手中货少,等收到货后价格又掉了。
新京报:今年绿豆的销量和往年相比怎样?
李先生:六、七、八月若持续高温销量就会上去,但销量一上去以去年我国那么少的产量是不够的,那就得进口了。进口的生意我们也做,但以目前5块多一斤的批发价是拿不下来的,最少要7块多。
今年绿豆价格社会很关注,现在我们杂粮的流通领域都停滞了。现在是全国各地没有进货的了,不光是绿豆,所有杂粮品种都不进货了,都处于观望状态。我国内蒙古、东北这些杂粮产区的销售都处于停滞状态。
新京报:为何批发市场的批发价5块多一斤,超市能卖到十四五块,中间的差价这么大?
李先生:老百姓感觉价格高,那是去超市买的,平平常常的绿豆卖到十几块钱一斤谁不咋舌?其实批发市场的价格老百姓是能够接受的,所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去超市做做调查。另外建议消费者可直接去各地的批发市场买,要实惠不少,现在的批发市场大多是可以零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