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讲是非常复杂的,本人学了三年也不得门道,贴一个比较不错的解释吧。
『道可道,非常道。』
為甚麼老子說:『道,可道!』?因為祂正準備以五千多言來開釋“道”─這個宇宙創生的最極至真理。假如“道”是無法用文字語言來說明白,那麼老子接下來的五千言豈不都成廢話?所以《道德經》第一句話是老子的自我解說:『道!絕對是可以說清楚的。』但是老子為何又接著以“非常道”來破前面的“道可道”?因為“道”是“創生宇宙的本體”,“真常之道”就像人類安身立命的物理宇宙一樣真實不虛,所以常道的境界是必須親自去修練證悟的,『道』這個名堂講的再怎麼清楚,對於聞道的人來說也只能想像而不能體驗其真實之處。老子在此用這“常”字其中精義正是說明“本體境界”的永恒與實際,“常”字用來詮釋道的“真實與永恒”,正是藉此強調道學是修行證悟的學術,絕對講求知行合一,可不像世俗的泛泛之學,僅止於口舌辯論!所以老子曰:『吾之言,甚易知,甚易行。』
『名可名,非常名 。』
“名”指的就是常道的名狀〈境界〉,當然也是可以用語言形容清楚的,所以說:『名可名』!但是用語言形容的道之名狀與實際親自證悟於真道的境界絕對是兩回事,豈可混為一談?所以老子又緊跟著開示“非常名”,老子這種先立後破的示道方法在佛家經典《金剛經》裡也有類似說法:『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真道的國度!在至虛中蘊涵至實,為何說至虛?因為真道的名狀是無形的;為何說至實?因為整個物理宇宙無非來自於道體的幻化!創生實相玄秘奧妙,超越物質知識,是無法以肉團腦筋去思議想像的?老子曰:『近之者遠之!執之者失之!』真常之道不可靠聽聞想像而獲得。
此句乃老子真谛,lz多读多想才会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