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60 3
2010-06-10
最近我们学院团支书更换,引发了一丁点儿关于“老支书”的讨论。“老支书”是个朴实的农民子弟,现如今官场得意,升级到校支部工作了。有人说,他会办事,得以迁升。有人说,他应该也送礼了吧。忽然,同寝的一个兄弟,说,他在职期间也收了不少礼呢!然后兄弟对我说,你还不了解,这事不能跟你讲。好似这兄弟送了7000的样子。然后我开始回忆,大学一年级我跟其他人在一个宿舍。原本宿舍也曾有六个人,我知道的其中有两个送过礼。其中一个哥们是家里有钱、权。送礼是家常便饭(估计收礼也是便饭家常)曾给“老支书”多次送礼。还有一个哥们,好似是想做个“当圆”,积极向“档”组织靠拢,为了得到“老支书”的支持,送过钱。
然后我想了解一下,究竟大学期间有多少比例的人给学校的校领导送过礼呢?送礼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对这一现象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我想到在论坛中发布一个调查投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此调查不涉及参与者身份,不对任何人展开攻击,只是想对“礼尚往来”这一传统现象的现在观展开一个了解。
为了统一这一调查,规定送礼金额超过500元为符合调查要求。
礼金≧500¥

再次声明,此次调查只是想对“礼尚往来”这一传统现象的现在观展开一个了解,不想涉及其他一些因素。谢谢~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5 项 ), 共有 13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7.39% (4)

4.35% (1)

21.74% (5)

21.74% (5)

34.78% (8)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10 07:54:59
关于“鸟巢一代“,大家是怎么看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07:58:02
2# zhaotantan

中新网9月1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6日发表署名文章说,“鸟巢一代”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轻松,拒绝沉重;要乐观,拒绝悲情;要通俗,拒绝高深;要搞笑,不要古板。他们要理想,不要理想主义;要享乐,不要享乐主义;要激情,不要激进主义。
对于这种哲学,50后、60后、70后的前辈们是否该放下轻视之心和苛责之情,以平等、尊重的眼光去审视,不只是宽容、理解,而给予它们一点应有的掌声和欣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0 12:36:47
中国是礼仪之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