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3847 2
2010-06-11
摘 要: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都普遍形成了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也应该是培育产业集群。因此从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是培育产业集群,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角度解释了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性。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升级的形式、集群升级的途径,最后得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产业集群,培育,升级
  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稀缺的性体现在相对于人类的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总体上讲我国资源有效利用率并不高、资源分布西部偏多于东部、单一的产业结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很有限等原因,制约着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及探索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理论内涵
  从19世纪的“产业区”到20世纪70年代的“新产业区”,至1990年波特正式提出“产业集群”,国外产业集聚研究跨入新的研究阶段。在中国,产业集群现今也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概念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研究真正引起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年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引起国际上的普遍重视,从研究文献看,产业集群又被称为“地方企业集群”、“地方生态系统”、“区域集群”、“产业区”、“专业化产业区”、“块状经济”。等。按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的聚集形式,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通常包括下游产业的公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的、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等。产业集群通过规模经济、技术传递和人力资本共享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纯经济学、社会学、技术经济学角度分析其空间优势集聚,可以发现集群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集群中共同的文化背景会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来实现产业和产品的创新。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的产业(通常是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为指标,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其实产业集群就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它通过产业与产业所在区域的结合,使该产业发展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在该地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促进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本地经济增长。
  二、培育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首选目标
  工业园区是为了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工业园区通常包含若干个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形成产业联系。总体而言工业园区都是相对专业化的园区,由于产业的关联度把这些企业联系在一起,多数企业的相似或相关而在该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区,北京的中关村高新技术园等。事实上,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就是由于产业的相似或相关而把企业联系在一起,它本身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产业区。工业园区的雏形可能不是产业集群,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联系的加强会逐渐形成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调整要依赖于产业集群理论,如此可以走上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就比较成功的工业园区的培育方式进行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如下:
  1、珠三角产业集群是利用该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优惠的政策吸引该区域之外的企业在该区域投资建厂并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招商引资,把众多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优惠的政策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将企业落户,这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不谋而合的。
  2、江西景德镇培育发展的陶瓷产业集群是极具竞争力的,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吸引、凝聚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因此可以考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企业投资环境,通过合理的规划来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
  3、温州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形成的产业集群,这是比较成功的模式,由此可以考虑在一些专业化交易集散地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三、资源型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共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有些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太大一旦资源供应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企业的发展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集群如不进行及时的改革,区域内产业的矛盾会凸现,毫无疑问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相悖的,因此资源型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资源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的形式。
  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学派:一是关注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二是关注动态能力的研究;三是关注全球价值链上附加值的提高。
  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产业集群的雏形到产业集群的成熟完善,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升级转型的过程。波特是最早提出产业集群升级的学者,产业集群达到完善的程度要经过长期的过程,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升级不及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集群升级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通过加强企业间的联系,提高劳动分工和组织协调能力而得到升级。第二种形式是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促进升级。价值链的升级包括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这两种升级模式目前主要的详细论述都要求与世界相联系,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联系在一起,从价值链的终端向两端移动,从生产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品牌专利和营销渠道的开拓,来获得价值增值,从而实现集群升级。
  (二)资源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升级的模式选择。
  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中型企业与龙头企业的生产建立起战略联盟合作关系能够为企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持。产业集群的升级就是企业制造更好的产品,更有效地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产业集群升级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常见的升级模式:(1)企业所在的生产过程的升级,企业生产体系进行重新组合优化配置,或者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益。(2)购买新的生产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强产品的研发,推出新产品或者及时改进落后的产品。(3)开发新功能放弃旧功能来达到功能升级的目的。比如从制造环节向研发和销售策略等价值增值的环节转化;(4)通过从一条价值链向价值量更多的其他价值链转化来实现价值链的升级。价值链公司创造价值活动的过程是有一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所构成,包括基本活动(如物流与生产活动)与辅助活动(如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这些活动把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通过不断地让渡价值,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价值增值,从而形成价值链。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竞争激烈的加剧,价值链发展进一步突破空间限制,在全球展开,形成全球价值链。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明显,如果从价值链角度看,我国的产业集群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价值增值的高端环节未曾涉及或者说涉及很少,因此对我国产业集群升级提出相应的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1、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而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专利以及销售渠道等附加值丰厚环节的竞争优势有待提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政府要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
  2、面对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行业和区域,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扩大生存空间,从产品的低端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环节转型,引进先进技术,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品的研发,品牌的设计和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增值。发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商会的联系,完善市场体系。
  3、政府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予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所在区域的市场体系密切相关,该区域能否提供完善的、专业化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和融资困境;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畅通方便的现代物流体系。
  (三)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措施和办法。
  产业集群要实现从低成本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内的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包括该区域内独特的文化氛围、创新的法规制度、合理的技术人才流动机制,使得该区域内能够保持稳定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
  第一 构建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对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奠定了文化基础。诚信可以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也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不充分,缺乏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企业遵循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
  第二 发挥政府的守夜人角色,政府为公共管理提供保障。政府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化,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比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的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体制和制度建设,消除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等。此外,政府要对教育和科研机构提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提供智力支持。
  四、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人口等。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需求的发展战略,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开发资源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环境的道路。为治理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所以导致了人与资源的矛盾。人与资源的矛盾,实质上人和这个复合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比例关系的失调。所以,从人和资源矛盾的视角出发,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正确处理好这个复合系统中各个主体的关系。发展经济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资源和环境受到破坏,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同理,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会失去物质保障和人力支撑。所以,需要把资源、环境与人的主体因素结合起来,确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追求的是应当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并保持该复合系统的主体功能稳定。
  参考文献:
  [1] 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刘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科研管理,2007,
  [3]梅丽霞,柏遵华,聂鸣.试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科研管理,2005,(5).
  [4]张连业.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大学,2007.
  [5]张占仓.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及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5): 41-47.



作者:周智伟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0年第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11 15:40:41
还有没呀??太少了 满足不了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 10:30:17
好东西,谢谢楼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