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5411 13
2010-06-11
在中国上大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大学教育水平让人伤心,但是如果只读个本科,在中国混日子还是可以的。如果读个研究生,特别是经管类的研究生,想做学术研究,那就是悲哀中的悲哀了,99%导师的水平不高,甚至包括所谓的海归,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要求却是一再提高。再加上在中国读博待遇不高远远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边忙学习,一边还要忙于生计,真是让人无语!无奈,悲伤之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11 17:05:41
乌呼,哀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1 17:21:14
这种感叹以前经常有,不过,现在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首先要认识到没有人能做到什么问题都能回答,哪怕是国外名校的牛导师。其次,可能中国的学生太习惯于从老师身上寻找答案了,读到博士了这个习惯仍然改不掉。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介绍在牛津读书,上面有句话说,“导师没有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的义务,但有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的责任。他们必须教给学生的,是思想”。如果要批评国内的导师水平不高,我想,与其批评他们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不如批评他们没有思想来得更合适。再者,国内读博的人中,有多少是确立了做学术研究的长久目标?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一边忙学习,一边忙生计”恐怕就不全是导师或学校的责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1 17:21:29
向好的方面看吧,也许一些年后你不会这么悲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1 17:43:51
还是适应现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2 07:48:26
在国外读博士也是一样要考虑生计,楼主想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