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22684 29
2010-06-14
戏说而已,大家看着玩就行,莫当真。
1. 上海交通大学(SJTU)。
  虽然其有着高贵的血统,但由于主体迁往西安,10年之前,各项数据一般都在10名开外,但现在对清华工科地位威胁最大的就是上海交通大学(hit和zju的同学莫怪我,实话哈)。清华一路狂奔的同时,也常常扭头看看后面的这些兄弟,也只有上海交通大学的距离和其越来越近!sci,ei,科技奖等等都不说,最恐怖的一点就是sjtu目前科研一线的领军人物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少壮派,这一点国内高校无出其右,也就是说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速度日后将会更快,这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良好的校园文华传统,一大批身居高位的校友(嘿嘿),加之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在合并医科大学的事情上与复旦相比略处下风,但交大人吃得苦,不服输,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传统精神是其校园文华的精髓,有了这些,交大何愁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当然,Sjtu也有遗憾,那就是没有好的医学院;目前还没有国家实验室。关于医学院,据说和二医大眉来眼去,好像有点苗头;国家实验室呢,是985二期的一道大菜,端上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sjtu基本是一校之下,百校之上了。
  
  2.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
  7所国防科工委所属院校,个个身怀绝技,但哈工大最为抢眼。前些年在水变油一事上,搞出了一个大笑话,当时hit全校士气低落,在高教界的情势有点尴尬,同时受东北经济衰退的影响,平庸了几年。但历史的车轮终归滚滚向前,hit当然不是等闲之辈。在那个以苏联为纲的年代,哈工大作为中国两所学习苏联教育模式之一的著名大学,其录取分一度超过清北两强(类似后来的科大少年班),hit的强悍实力由此可见一斑。近来hit借中国走向太空及振兴东北这两股东风,走出低谷,扬眉吐气,成为中国和俄罗斯教育科技交流的最大平台,从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有了今天傲视群雄的辉煌局面。如果有人对hit在这里的位置不服,我希望你们去看看hit的科研经费,好几年和清华大学不相上下,有的年份甚至超过清华大学(当然,这也得益于它是工科院校),要知道,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money,没有它,你只有靠边站的份。有了清华在,哈工大倒是不怎么敢称工科第一,但要是其他哪个大学敢理直气壮的说自己的工科总体实力比哈工大强,那估计就秀逗了。前些日子小卫星升空,那可是100%哈工大制造,这可玩的是实力,试问哪个中国甚至世界级理工高校能够自己做一颗卫星再安然无恙地发射上去?清华好像也有一颗,但据说非清华独家制造,嘿嘿。当然,在航天方面,栽在哈工大手里,哪个高校都可以原谅,包括清华在内。
  
  3. 清华大学(THU)
  “红色工程师摇篮”的清华现在一骑绝尘,北大现今也忘尘莫及。不论如何,现今的排行榜,清华无不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当然,如果说清华真正全面超越了北大,目前还为时过早,只能说是时代造就了清华。工科性质的大学在发展中国家较文理科大学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工科可以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最直接的技术和人才支持,能产生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拿出相应资金投入到最能够更深刻改变社会和科技的文理科中去,这种巨大的反差导致了今天北大和清华的差距,实在是时势所然。现今中国决策层绝大部分领导都是工科科班出身(政治局委员里THU3个,HIT3个,且都是工程师身份),也是由于这种原因,因为学工的人更“实在”,更“踏实”,更容易干出看得见的成绩,更容易博得领导的信任和欣赏。但我相信,一旦中国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这种局面会有所改观,只是那时清华的文科应该都已经发展上来了。作为中国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头兵,清华实力绝对响当当,其部分学科群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至于影响力嘛,我们得知道,“清华”这两个字在中国影响力估计比教育部都大。(THU不再多说,高考完看看各地录取分数就行,顺便看看政治局常委的名单,数数有几个THU制造。而至于下届国家领导人来自哪儿,嘿嘿,你们懂的)
  
 4.北京大学(PKU)
千万不要在北京大学毕业生面前谈论学术性问题。如果你发现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满口康德黑格尔的学生,多半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北大学生擅长在数学系毕业生面前谈论经济学,在经济学毕业生面前谈论数学,如果很不幸你两样都懂,那么他会开始谈论哲学。我有个朋友是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学生,本来我还想在他面前吹吹经济学,不料他开口就是“后资本主义时期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范式才能够在中国达到帕累脱最优,不过这都被中国的非主流左派所反对”。说话的时候,神情轻蔑,眼睛朝天,似乎站在他面前的我是个小学生。这把我吓了一大跳,再不敢谈经济学,连忙转到管理学,结果他又把清华大学的管理学批得一文不值——缺乏人文精神的管理学只不过是泰勒式的工具主义。这时我已经不敢再谈自己的专业,连忙请教一下生物学最近的进展,结果他说“这些你不懂”,其实我知道他在学校是翘课大王,没准我的生物学懂得比他还多。某著名国企经理私下对我们说:北大学生什么都懂,除了本专业。但是不可否认,北大学科齐全的优势有利于把学生塑造成综合性人才,北京这个文化中心也为北大学生提供了接触各个不同领域知名人物的机会,在北大校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各种各样不同专题的演讲会和报告会,且演讲者不乏世界级知名人物。这一切,都让清华大学的学生羡慕不已。跨学科的研究非常难搞,但是这样的研究,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是相当胜任的。说句实话,清华的理科很有可能赶上北大,但文科基本永远无法超越,因为北大精神是中国大学精神之魂。站在这个角度,北大是不可超越的,只是不知道北大什么时候才能重新焕发出那种令人热血沸腾的精神!而北大精神重生之日,就是中国睥睨全球之时!(PKU一样,不多说,看高考分数线)
  
  5. 浙江大学(ZJU)
  有一年浙江大学排到了第二,也就是说仅次于清华。这下可不得了了,被清华甩开的现实早已让北大人郁闷不已,现在连浙大也超过自己了,北大校园当时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当然,以检讨的居多,呵呵,不愧是北大。尽管是有且仅有一次,但对浙大来说,不啻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浙大其实很不容易,先是被肢解,掏空,然后甩给中科院,其间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浙大人凭借其韧性与冲劲,硬是闯了一关又一关,直到九五期间,浙大人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重新被政府重视,重新进入中国高校的第一梯队,成为9所之一,何其悲壮,何其艰难!不过话说回来,浙大历史地位的恢复客观上讲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怎么打压,无论怎么刁难,泱泱浙大的风采终会重现,因为她培养的英才实在是太多了,社会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被彻底“操家”之后,仍然可以从容重振。浙大的这种力量,几乎可以与清华北大一争长短。至于浙大的地理位置,老生常谈了,不想多说。不过目前的浙大还没有什么太叫得响的招牌性大方向(譬如哈工大的航天,武大的测绘、中文,中南大学的冶金,科大的理学,华中的数控和激光等等),这似乎有点名不副实。浙大,加油!
  
  6. 复旦大学(FDU)
  52年之前复旦还不怎么样,但52年之后就开始牛起来喏。不知道该怎样评价复旦,是运气太好了吗?52年院系调整,复旦“大发横财”,几乎“一夜暴富”;20世纪末21世纪初,复旦又合并了上海第一医科大学,使其实力足以和北大论高下。如果要评选中国最幸运的大学,复旦当之无愧。总的说来,复旦大学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合并了上海第一医科大学,这令同城的上海交通大学郁闷了好久并将继续郁闷下去。当复旦校友李岚清走在上海交通大学美丽的校园说出“我对上海交大感情很深”之类的话时,不知道sjtu的人作何感想?哎,大政客不愧是大政客,哄哄几个“小政客”和知识分子真是小菜一碟!要知道,当年若不是李岚清和同为复旦校友的陈至立,合并一医大的很可能是上海交大。算了,过去的事情,不提也罢。复旦和北大的学科设置非常类似,文理医超强,而工科较弱。显然,这对复旦是非常不利的,工科强校发展文理较文理强校发展工科要容易得多,这从清华和北大以及华工和武大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当然,医科也不容易发展,要不清华为什么拼命想合协和。运气也好,实力也好,复旦的发展终归也是惊人的,人才,学科,学校体制,管理等这些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复旦都走在中国高校的前列。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
  科大一直受到政府高层的关注,是一所地位显赫的名校,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科大经历过两次严重的危机。第一次是文革迁校,第二次是*潮。文革迁校给科大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潮的影响直到现在才基本消除。这两次危机都和政治有着莫大关联。但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科大经过这两次苦难的洗礼,恰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不仅没有沉沦与消颓,反而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上进。不必说重点学科和院士评选,也不必说science和nature,单说科大的两个国家实验室,就足以让国内的诸多牛校侧目。国家实验室对我们来说可是了不得的科研大平台,动辄数个亿的投入,有能力筹建一个国家实验室的学校无疑是中国顶尖的名校,而能够独力建起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其实力较清华北大也必定不遑多让(北大这么牛也才0.5个,呵呵),科大确实牛得可以。其实科大之所以能走出*潮后的低迷,要归功于校长朱清时。自朱校长上任之后,短短数年内,科大在人才、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尤其科研方面出了不少重量级成果。尽管如此,科大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为什么呢?因为科大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急待处理的问题,譬如其管理、后勤、学科设置、吸引人才、与安徽省的关系、外地分校分院、工科发展程度、办学用地、办学经费等等,这里限于篇幅,不继续说了。 
 
  8. 南京大学(NJU)
  南京大学继承了前中央大学的文理学科,实力超强。90年代,南大连续8年sci全国第一,8冠王,呵呵,比乔丹的公牛队还牛。南大借sci8冠王的威风,顺理成章的进入9所之列。不过Sci对南大来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有人说南大是国内论文风的始作俑者,这种看法无疑很浅薄。国内高等教育界的浮躁和目前国家社会经济所处的阶段密切相关,不是南大所能够左右的,即便没有南大sci八年称霸,也一样会出现比拼论文的局面。大家可以到复旦大学图书馆找找看,有个8校论文统计,其它相关的统计机构也为数不少。统计论文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为了排名而统计,那么就会适得其反。
  南大这两年不是很顺,03年初申报固体微结构国家实验室败给科大,04年初仙林校区建设计划又受阻,看着其它兄弟院校又是新校区,又是国家实验室,南大领导层一定感受到了压力。国家实验室相信南大应该会有的,但新校区的建设实在是个大大的问题,解决不好,不仅n多的钞票会打了水漂,而且不良校区还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希望南大领导层一定要慎重行事。南大,一路走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16 23:47:28
过于偏向理工科,至少人大应该进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00:11:03
这种帖子发到考研类论坛比较合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00:31:47
楼主写得辛苦,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02:58:05
了解了解,仙林现在不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06:50:38
楼主牛人,写得有几分见地,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