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显示,以4月13日基金份额与5月15日基金份额对比发现,其中5GETF份额减少65亿份,降幅最多,该基金在4月中旬时份额一度突破300亿份,为规模最大的科技类ETF基金,由于资金不断流出,该ETF份额缩水超过20%。芯片ETF基金也被资金看淡,在所有科技类ETF基金中份额下降排名第二,一个月内减少份额达到46亿份,份额较高位缩水20%。
此外,另一只5GETF(159994)同期减少份额15.63亿份,份额缩水超过25%,芯片基金同期减少份额约12.41亿份,缩水幅度超过25%。科技ETF同期份额也减少超过10亿份,较4月13日的数据缩水超过10%。
按照上述区间的均价计算,撤出的资金也超过150亿,市场人士认为,大量资金从科技类ETF基金中撤出,主要因素在于科技类ETF在今年三月出现一波急速下跌行情,令不少短线投机者被套牢,而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科技类ETF基金出现一波小幅反弹,从而引发部分资金割肉止损。
实际上,投机资金也会注意到——从主要科技类ETF基金的场内价格看,2020年5月15日的场内价格基本与2020年1月底的价格持平。
那么,公募基金经理是怎么看待科技股的呢?风水轮流转,基金经理不会死守一个风口。据报道,从截止2020年3月底的基金持仓数据发现,国内主要的明星基金经理一季度期间纷纷降低了科技股的投资比重,更多的资金指向了医疗和消费。
比如,银华内需精选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期间减仓了科技股的投资,大量配置医药、消费、农业股等。事实上,银华内需精选基金在2018年三季度时就已确立2019年年是“科技元年”,并在2019年重仓布局5G产业链的股票。由于市场参与者对科技股的投资在一季度达成阶段性共识,导致科技股价格快速上升,科技股的持仓机构过多,从而引发科技股的下跌行情。
此外,通过公募基金的净值数据推测显示,今年一季度的市场系统性回调期间,科技股板块大幅下跌,刘格菘管理的多只基金的平均回撤仅为15%,在控制基金净值回撤上,领先同类基金大约10个点,回撤的控制已经暗示了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策略在一季度发生了变化。
显而易见的是,主题投资在A股、基金持仓上仍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在2019年若没有重仓科技股,基金经理及其业绩很难出人头地,而在2020年若继续重仓科技股,则可能大概率面临被收割的尴尬,至少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医疗医药已经成为基金经理争夺业绩的制高点,这也解释了风口变化后,投机资金大幅抛售科技类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