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5931 8
2020-05-21
悬赏 2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在Stata软件中,考虑个体固定效应时,请比较以下几种做法:
1.xtset id year
  xtreg y x1 x2 x3,fe
2.xtset id year
  xtreg y x1 x2 x3 i.id
3.reg y x1 x2 x3 i.id
4.reg y x1 x2 x3 i.id,vce(cluster id)

Q1: 假设x1是不随时间变动仅随个体变动的关键解释变量,为什么在1中会因完全多重共线性而被omit;在2、3、4中却可以被估计?换言之,1与2、3的效果差异在哪里?
Q2: 2和3、4相比,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LSDV?问题的重心只在于“reg”还是“xtreg”。

虚心求教,谢谢各位老师和大神!

最佳答案

Sea.Zeng 查看完整内容

理论上说两个方法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虚拟变量法是以虚拟变量的方式“显化”固定效应,而组内离差法是采取去中心化的方式将这部分异质性变量消去,但结果不会有区别。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在采用虚拟变量法时,当变量出现完全多重共线性,软件或许选择省略了后面的一个(也就是说,软件选择了省略部分虚拟变量,而没有选择省略x1)。而在采用组内离差法时,软件就只能省略x1。这个时候,由于理论上已经出现了完全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5-21 10:56:51
Aslanation 发表于 2020-5-21 18:54
感谢您的回答!我大致同意您的看法。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命令1的回归结果,如您所说,x1会出现完全多重 ...
理论上说两个方法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虚拟变量法是以虚拟变量的方式“显化”固定效应,而组内离差法是采取去中心化的方式将这部分异质性变量消去,但结果不会有区别。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在采用虚拟变量法时,当变量出现完全多重共线性,软件或许选择省略了后面的一个(也就是说,软件选择了省略部分虚拟变量,而没有选择省略x1)。而在采用组内离差法时,软件就只能省略x1。这个时候,由于理论上已经出现了完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不建议再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21 17:55:40
reg 只是一般的回归,xtreg是考虑了个体效应和时间趋势的面板回归,
xtreg 后面不用i.id了,因为xtreg y x1 x2 x3,fe 基本等价于 reg y x1 x2 x3 year i.id
一般xtreg 会固定时间,xtreg y x1 x2 x3 i.year,fe , 基本等价于 reg y x1 x2 x3 year i.id i.year
omit 掉很可能是你的x1和某个变量一样了,也有可能是一个全等于0的虚拟变量,总之是完全多重共线性,建议好好看看变量的构成
至于哪个模型正确,就看你的研究了,是否有个体效应,是否做固定效应,是否存在异方差等等,一般来说还是建议做面板回归xtre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21 17:59:24
1. 这四个代码都正确,且都是固定效应模型,不过第二个用得比较少,1、3、4使用较多(其实xtreg后面不加fe代表随机效应,但第二个命令情况比较特殊,刚好代表了固定效应,至于具体原理,说明起来比较复杂,就不解释了);
2. xtreg......, fe和reg......i.id是等价的,都是固定效应模型,只不过估计方法不同(前者是组内离差法,后者是虚拟变量法),但原理等价。
对于你的第一个问题,由于四个命令意义相同,所以都会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至于为什么存在,因为只随个体变化的变量已经被固定效应控制了,你再控制就是重复控制,当然会被省略掉。
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你首先要知道LSDV(也就是虚拟变量法)不是模型,而是一种估计方法。一个模型不一定只能用一种命令实现。固定效应模型可以用xtreg和reg来实现,没必要纠结到底是xtreg命令还是reg命令更好。1、3、4都是正确的固定效应模型,其中3、4运用了虚拟变量法。3、4的区别只在于标准误的不同,3只使用了普通标准误,4使用了聚类稳健标准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21 18:42:30
qintian_messi 发表于 2020-5-21 17:55
reg 只是一般的回归,xtreg是考虑了个体效应和时间趋势的面板回归,
xtreg 后面不用i.id了,因为xtreg y x ...
首先感谢您的回答。您的回答我仔细地看了,其中有说得对的地方,也有混淆了的地方。可能是我提问的表述没有尽善,导致您的理解可能有些偏颇。不过仅作学术讨论,大家可以共同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5-21 18:54:33
Sea.Zeng 发表于 2020-5-21 17:59
1. 这四个代码都正确,且都是固定效应模型,不过第二个用得比较少,1、3、4使用较多(其实xtreg后面不加fe代 ...
感谢您的回答!我大致同意您的看法。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命令1的回归结果,如您所说,x1会出现完全多重共线性因此其系数会被省略,不会得到系数估计;但是如果用命令3或4(LSDV),却能得到x1的系数估计,只不过在众多i.id虚拟变量中有小部分被省略(omit)。那这应该就是“组内离差法”和“虚拟变量法”效果上的差别了吧?造成此差别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那这样在LSDV法下(但部分个体虚拟变量omit)得出的估计系数能否使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