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18 3
2010-06-16
近来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似乎又开始发酵了。美国方面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中国主流媒体的反击也似乎日渐升级。美国人是否不怀好意并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个地球本来就已经足够的拥挤了,所以别想自己的事情会完全的与人无关。何况中国的主流媒体向来乐见美国人购买中国血汗工厂里琳琅满目的带血商品。得了别人的好处,总不能不用一点利益来交换吧,这可是违反等价交换的原则的。
       如果是一两年前,我也觉得中国政府顶住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必要的。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工厂里打拼的农民工一旦失去工作,他们似乎一时间难以找到合适的收入来源。但是,这一点判断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中国的老百姓,似乎只要没有外部的干预,就会表现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来。因此,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人民币汇率变一变,老百姓也不会突然失去了主心骨。日子该怎样过还是怎样过,无非是换一个活法罢了。认定换个活法就会比现在境况更差,显然是武断的可以。
        产业升级是经济学里不变的规律吧。好像斯密老先生在《国富论》里便隐晦的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经济发展的自然秩序是产业的升级,我们显然没有必要认为的去压制它。富士康这样的血汗工厂固然是创造了不少的GDP和财政收入,但是谁又敢断定产业升级之后替代富士康的企业就不能创造更多的GDP和财政收入呢?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那些该被历史所唾弃的东西不值得我们对它有任何的怜惜之情。08年金融危机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升级的时机吧,只可惜的是,那场金融危机没有把富士康淘汰出中国,反倒是让其越活越壮实,其逼迫员工跳楼的能力愈来愈强大。怎么都觉得这有违常理,难道中国要创造出一个新的经济规律来?产业向低端不断退化?
       阻碍产业升级的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吧。关键因素怕是中国地方政府舍不得牺牲那么一点GDP和财政收入。若是搁在二十年前,中国的那些血汗工厂似乎要更为嚣张,那里工人的境况恐怕不必监狱里的劳改犯好多少。身份证一被扣下,哪儿都去不了,一出工厂就会被当作盲流遣送到该去的地方。然而,现在社会毕竟有所进步。富士康一有跳楼,地方政府也有所触动了。这在以前怕是不敢想像的事情。联想到东莞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腾笼换鸟”,知道中国毕竟没有创造出新的经济规律来,只是总有一些人害怕经济规律真的开始触动自己的利益了。
       偏题的话就不说了,开始谈谈人民币的汇率。
       作为消费者,人民币汇率稳步的升值并不是什么坏事吧。百姓手上的货币,随着汇率的上升,其国际购买力也就增强了。或许国内的商品和服务变得相对的有些贵了,但是竞争却会变得更为彻底。老百姓选择的机会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人为压低的汇率比外贸管制更具杀伤力。因为管制和配额之下,还有走私的空间。可是汇率一旦压低,则购买力直接就被剥夺了。因此,压低汇率确实是最好的贸易战工具。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限制在国内生产者提供的低质量商品和服务之上。我想经济学告诉我们,消费者可选择范围的缩小,也是一种福利损失吧。因此,我觉得越是贫困的消费者,越是没有理由拒绝人民币升值的提议。汇率升值,对穷人而言,其选择范围扩大的概率更大。因为贫困的消费者总是边际买者,所以消费者福利是上升了,不是下降了。鉴于中国富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还是很有限的,提高国内贫困消费者购买力则是一项相当仁慈的政策。消费者或者说人民群众的福利增加,若是政策的主要目标,则人民币汇率升值是一件极好的事情。相反,将固定汇率和资本项目管制结合,是对消费者,特别是贫困消费者,最残酷的杀戮。刚刚被汇率低估砍了一刀的贫困消费者们,紧接着又要挨上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化的连环刀。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吧,我想诺贝尔奖颁给弗莱明和蒙代尔总是有道理的。
       那些反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人们,总是喜欢拿商务部压力测试中对汇率超级敏感的出口企业说是,好像这些企业因为汇率的重估而倒闭了,中国的天就会塌下来了一样。我前面也讲过了,中国人民不缺创造力。富士康这样的血汗工厂若是因为汇率上升倒闭了,我只能说是苍天有眼。他们真是无利可图吗?无利可图还能那么爽快的答应给全体工人加薪20%?郭台铭又不是慈善家。即便当真是无利可图,那么这样的企业就不该经营下去。赶紧关门大吉吧。腾出土地来给别的有利可图的企业岂不是更好?中国的商业地租已经很高了,无利可图的企业若是赖着不走,那么有利可图的企业也会被高地租压榨得无利可图。政府给这些无利可图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税费减免,就是在变相的损毁税基,减少政府收入。土地就那么多,卖了一次了也就没了。这是不可持续的财政收入。为了这点不可持续的收入把可持续的收入给弄没了,真是可悲到极点的事情。政府想多卖几次土地貌似也不是没有可能,拆迁队还在那里候着。这是拆别人房子并不是什么积德的事情。今天人家被逼得自焚了,算是一了百了。可保不定明天人家改变主意了,变成焚别人了。对于那些抱定了必死决心的人,国家机器也是苍白无力的。
       被反对汇率重估的人们当作掌心宝的那些企业,恐怕也不是那么争气吧。说到底,这些企业不过是在“微笑曲线”中海拔最低的地方占了巴掌大的地儿,却还要恬不知耻的宣称自己是所谓的“国际化企业”。他们说这话的时候,怕是耐克、阿迪和苹果之流的企业都要笑得直不起腰来了。富士康向来不缺乏起诉媒体记者的勇气,但是却没有开罪苹果的勇气。谁是孙子,谁是爷,恐怕是最为清晰不过的事情了。当孙子固然是可悲的,可是把当孙子的当作是爷的人,岂不是更为可悲?如果中国人民哪天真的站起来了,那么必然是因为有骨气的中国人民创造出了有骨气的中国企业,抢占了“微笑曲线”上海拔最高的位置。中国人民不缺创造力,自然不缺这种站起来的潜力。把价格竞争当作利器的企业,可能是最没有出息的企业。宾利车价格很高,但是人们就是想买。即便现在买不起,梦里也要想着买宾利;夏利的价格不高,可是即便买不起车的人看见夏利开过来都会情不自禁的露出鄙夷的表情。若是企业主宣称汇率升高一小点,他们的利润就荡然无存了。那么这么没有出息的企业还真的没有必要搭理,直接将他们扫地出门才是最佳策略。欧元汇率真的挺高的,但是欧洲的那些服装名牌也没有说是利润荡然无存啊?反倒是让中国的富人们趋之若鹜。我想即便欧元兑人民币的价格升到1:100,也还是会让人想买。倒是中国的阿迪王,即便是这个汇率价格,也不会让欧洲人产生什么兴趣。所以,如果我要得出什么结论的话,那就是汇率从来就不是问题。
       虽然中国导演不善于拍科幻片,我们还是可以具有一些科幻精神。假如人民币汇率真的开始提高了,那些没出息的企业无利可图了,中国人民就真的从此要陷入地狱了吗?显然不至于如此。日本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人最喜欢的例子,可是日本的制造业还真不是那么的一无是处。如果丰田的国际竞争力很弱,美国政府可能那么兴师动众的开听证会吗?90年代的日本输在产业结构调整慢于美欧,而不是汇率上升太快。反对汇率升值的人们似乎选择性的失忆了。当初德国马克和日本日元几乎同时迅速升值,但是德国的出口不一直都很勇猛吗?德国产业升级成功了,日本是不很成功,所以两国在90年代的经济绩效就大相径庭了。这和汇率升值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让我写一个关于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幻剧本。我会给中国政策决策者两个可选剧本——日本式故事和德国式故事。至于选择哪一个,则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日本式故事没有什么新意。决策者们只需要一味的偏袒他们那些宝贝的却没有出息的企业,汇率政策用不上了,就改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吧。扩张,再扩张......反正只管撒钱就行了,直到宝贝企业钱多得无处开销。可能一个城市的地价总和会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地价总和。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加快占领外星,否则卖了这个城市的土地之后,就出现了绝对的需求过剩,没地皮供我们购买了。但是没法保证地价不会突然的向下“波动”一下,虽然我们知道房地产商和地方卖地官员最反感这种事情了。
       德国式故事比较有新意。这个故事里决策者不能那么鼠目寸光,必要的时候就必须和他们的宝贝企业说声拜拜。然后花点精力去扶植新企业。如果这都太费精力了,那么就最好什么都不去做,无为而治就好。我说过,中国的老百姓是很有创造力的,光是他们就足以把这些企业创造出来。汇率调整之后,能留下来的都是最有生命力的企业了,这些企业没有政府扶植也不会死去。新的企业出来了,劳动者的境遇肯定不至于更差。因为,产业自然的升级了,企业的水准也要相应提高吧,至少不可能继续做血汗工厂做的事情了。附加值增加了,可供分配的收入和机遇也就更多了,而不是更少了。大学生还要愁就业吗?古今中外,寒窗苦读总是可以换来颜如玉、黄金屋的。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不尽然是如此。我想问题不是寒窗苦读无用,而是机遇实在是太少,让人无处施展才能吧。血汗工厂有个活人就足够了,他们才不需要多有才华的人。这些血汗工厂存活时间越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越困难。人家全民普及高等教育都没见有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如此低的国家就出现这种困难了,真是有些讽刺的意味。至于农民工,日子也不见得难过了。受教育的预期收益上升了,自然90后的农民工也会一心向学。教育的形式有很多,人的学习能力也是难以估量的。只要提升职业技能是有利可图的,中国的贫苦人家子弟们还是有足够的聪明才智的。如果教育还是改变出身的有效办法,那么自然就会有人去这么做。只是血汗工厂的存在让人看不到这种希望罢了。即便是更大龄的农民工,其丰富的职业技能也将是他们不可估量的资本。之所以要攒钱回家去盖房、娶媳妇、过小日子,也是因为血汗工厂让他们看不到立足城市的希望了。户籍政策确实是直接原因,可是如果城市里企业多半是需要高技能劳动者的企业,而企业强烈要求政府帮助他们留下这些员工,政府还会不考虑考虑户籍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吗?我所知道的是,血汗工厂所需要的只是可以像牲口一样劳作的活人而已,而任何有技能的劳动者都很难接受如此丧失尊严的所谓工作。
       闲话说多了。总之一句话吧。用人民币汇率升值挤掉血汗工厂,只会让中国的劳苦大众活得更舒坦,而不是反过来。如果你现在穷得不剩分文,那就支持人民币汇率升值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17 15:23:13
决定人民币升值与否的关键考量在于:升值会压缩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的产能,造成经济下滑,没有人否认人民币升值会提升我们的购买力,是担心大量的失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
站在纯粹的经济学角度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视真实世界中的现实问题。
人民币汇率其实是一个经济战争引线,我们一旦决心拉动引线,就要做好可能面临的最坏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7 19:50:17
这个问题在人民币没有国际化之前他是个政治问题;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他是个政治+经济问题。被升值他是个主权问题,被贬值他又是个贸易问题+政治问题,很复杂。
站在穷人的立场永远是不会错的,即使出现了技术上的问题;
但是穷人的立场永远不会成为zf的主流,zc可能一时会有所考虑,但是长期来看要么,这些zc要么被废弃,要么被异化。
穷人永远处于弱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18 23:57:12
有收获,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