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解释“湛江经济之谜”,谁就可以获得诺奖
李俊
1984年4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而批准的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目的主要是扩大这些城市的自主权,使它们有充分的活力开展对外经济联系;对前来投资的外商给予优惠待遇,以利于更好的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当时,湛江很荣幸成为首批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这次,湛江知名度再进一步扩大。其实,改革开放之前,湛江名气在国内已经很大了。有关资料记载,“湛江在广州湾时代以及在1946年建市之后直到改革开放的初期,一直是国内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 在70年代,珠江电影制片厂拍的电影片《今日湛江》,曾记录当时湛江市工农业、城市建设的一派兴旺景象。”然而,作为首批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湛江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却没有乘风驶船的智慧,从而导致失去的十年。与此同时,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当珠三角地区以及大部分沿海城市经济的崛起,湛江经济却开始走进死里胡同。20年之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1/14的人口创造了1/5的GDP,但是湛江人均GDP却跌到全国平均水平之下。2008年,湛江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67%。2007年,湛江一个县级市雷州人均GDP为5516元,但是排在最后一名的贵州省,人均GDP也有6742元。
从1984年到1994年,对于湛江来说,是失去的十年。尽管如此,1995年湛江城镇居民收入有7000元左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1995年,广东城镇居民收入7400元,名列第一。全国平均水平是4300元,北京6200元、浙江6200元,上海7200元。但是从96年起,湛江城镇居民收入就出现了负增长。2000年湛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97元,比全省平均少2665元,但是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80元。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2009年湛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65元。从1994年到2004年,湛江经济失去“第二个”十年。虽然2005年起,湛江经济稍微好转,但是依然不尽人意。
回顾历史,湛江确实辉煌过。从2006年起,湛江经济还没有崛起,但是房价却崛起。2009年,湛江平均房价达到5000多元。虽然经济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房价却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媒体报道,湛江最高房价达到1.8万元。高房价对应的低工资,在湛江生活并不是容易。
2008年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开出同意湛江钢铁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这个消息给湛江经济注入兴奋剂,这寄托着很多人的梦想。作为曾经“辉煌”的湛江,无非是救命草。这种等待和盼望,牵动湛江这个城市700万人的心跳。回想过去,湛江港更是建国初期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开发的大港,位居我国“八大港口”,以“北青岛,南湛江”而享誉全国。机场、铁路、公路建设更是当时全国的翘楚。改革开放初期,名列我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建设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经济依然蓬勃发展。但是很快,湛江经济就开始落后珠三角、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湛江经济更是让人失望。这次,人们怀着钢铁项目拯救湛江经济,期待着湛江经济再次崛起。
“千万吨级钢铁厂落户,这意味着湛江将步入新一轮重工业发展阶段。” 湛江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苏古发说,“湛江要发展,希望就在东海岛,而东海岛希望就在钢铁厂。”实际上,很多人都钢铁项目当作湛江经济救命草。“哪个城市能获得钢铁项目,它就是华南钢铁基地。这对地方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标志性意义。”湛江市委党校刘志红教授表示。
根据资料记载,“1985年,广东建千万吨级钢铁基地规划出台,确定深圳盐田、惠州大亚湾、广州南沙、珠海高栏岗和湛江东海岛5个地方为备选,后因土地资源等原因,深圳和珠海退出。1992年,广东省政府最后选址湛江东海岛。当时规划为总投资45亿美元,年产1000万吨。但由于国家对钢铁产能的宏观调控项目被搁置下来,直至若干年后,项目再被提上议程。与此同时,广西防城港也加入了对千万吨级钢铁项目争夺。”
2009年12月8日,湛江市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苦干兴市奋力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的决定》明确发展目标:2020年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湛江经济能否在未来10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乐观。这些年头,有很多大型项目落户湛江。要是这些项目能够顺利投产,必然带动湛江经济发展。
这20年以来,湛江经济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发展太慢了,所以就开始落后人家。其实,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经济就开始追赶珠三角。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广东城镇居民收入一直是名列第一,但是后来被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地方追赶上来。改革开放,对湛江这样沿海地区来说,是天大机遇,经济应该迅速增长,但是事实却和推理相反。湛江市区经济还算可以,但是县域经济就显得很落后。雷州、遂溪等地方经济水平,顶多相当贵州的水平,甚至更落后人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湛江经济也算是一个谜团。比如,2008年,湛江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67%,这作为首批沿海港口城市来说,确实难以相信。对于这个之谜,很多人都赖得去思考了。尽管我们可以找出落后的原因,但是很少人能够想得明白,为何会产生这些因素?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给予湛江太多关照;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一样给湛江很多关照。湛江在这种特殊“关照”之下,却少自己动手的能力。地方政府总是想办法争取国家大项目,把核心投入博得“皇帝”宠爱。同时,珠三角或者长三角开始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进外资,这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那个时候,湛江并没有感受这种压力,还是觉得挺有优越感。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湛江经济一度衰落,可以作为另类注脚。这对于湛江来说,也是一个心中的痛。其实,从这个城市面貌来看,给人感觉还是很繁荣的。期待湛江经济的崛起,或许不是梦。这10年以来,湛江一度消失人们视线,人们对湛江开始陌生了。这里有700多万的湛江人民,期待湛江这个名字再次进入人们视线。
大家都知道,珠海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其实,湛江这个城市也是很漂亮。湛江观海长廊就犹同珠海情侣路一样漂亮。但是湛江人文环境确实是不尽人意,这制约着经济发展。要是湛江能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经济必然会腾飞。
对于关心中国经济的人来说,应该关心湛江经济。湛江经济这60年的跌宕起伏,牵动中国的心脏。湛江经济经历这些失败,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启示,这是值得思考的地方。在这里,弗里德曼说过一句话,谁可以解决解释中国经济,谁可以就可以获得诺奖。在这里,我也套用他的话,谁可以解释“湛江经济之谜”,谁就可以获得诺奖。
201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