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学校通知说我们组中了
国家级创新课题,非常高兴,现在拿出来分享一下~FINALLY PAID OFF
本人大一,这次和外院的四个同学组队申报了本科生创新课题,题目是
《实现环境与经济最优发展的碳税制度研究》
本文或许写得很低幼,就给低年级的同学看看吧,也欢迎各位大侠能提出一些建议或者指正其中的错误,谢谢啦~
一周的疯狂忙碌最终还是结束了,从5月29号晚上三哥电话邀我组队到昨天打印出四十页的标书,导师签字完毕,上交,尘埃落定,在我看来,是进大学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了(的确,一年将尽,又浪费了很多时间,做的真正的事情也少得屈指可数),从来没有这么dedicated and intoxicated—天天开会,两个多小时左右,中间只中断了一天,天天查文献再写标书,两三点睡觉, 6月5号一天五个人霸了个小教室连续奋斗了13个小时,吃都在里面解决了。。。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在一起的努力和奋斗,没有人喊累,没有人缺席在一起的讨论会。你们都那么强,能同你们合作我感到非常荣幸。起初的确有点受宠若惊,没好好想题目,自己冒出一个人人网运营建议的主题,是我原先挑战杯想写的题目,让大家见笑了。后来,题目终于定下是《实现环境与经济最优发展的碳税制度研究》,确实是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但我现在回过来看还是感觉题目过大,由此给人目标不清的感觉。正如导师所说,只要论文能回答Nicolas Stern提出的那几个问题,就已经很成功了,你们说呢?(不过再反过来看,就缺少创新了,缺少在中国的制度制定与检验了)
废话说太多,现在重点总结下我的收获吧。我主要写的是中文研究现状评述,类似于文献综述部分,或许是要查阅资料最多的一块,但这个过程让我收获颇丰。经验总结如下:一定要善用网络资源,特别是做学术性研究。起初,在对一个领域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比如我们面对的环境经济学,碳税制度等知识,最好还是用维基百科http://www.wikipedia.org/,英文不错的就用英文吧,反正现在主流研究前沿论文都是英文的,迟早要适应,以及Google学术http://scholar.google.com.hk/schhp?hl=zh-CN,查一些基本的词条,对此方面有关初步了解,比如我们查的environmental economics 以及 carbon tax, carbon finance 等。特别是维基百科,信息极其丰富,有各种链接,能迅速构建知识体系。
对于词条中提到的一些专家,professors.一般都给链接,没有的话Google 一下,搜他的主页,一般是一个学校,一个/,faculty ...就是他的主要,要找他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papers,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了,一般都能直接下载,比如我们查的http://nordhaus.econ.yale.edu/,上面就有最新的更新模型RICE-2010,还有更新于今年5月25日的文章,非常新鲜~~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重要的论文数据库,从图书馆IP进可以直接下,这就是大学的资源啊,要好好利用。中文的: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http://dlib.edu.cnki.net/kns50/,万方数据http://g.wanfangdata.com.cn/default.aspx,还有如国研网,中经网,超星,读秀,学财经的都要知道,做证券的就看国泰安和WIND咨询吧,具体就不讲了,反正去图书馆自己找吧。
再说外文的,极重要,一定要练习用,如JSTOR过刊http://www.jstor.org/(老的,经典的),SSRN http://www.ssrn.com/, (这个是social science的比较新的论文) ,还有EBSCO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Elsevier SDOS/SDOL电子期刊,也都是在图书馆有链接的,直接上~~(上面的部分建议要感谢微观周老师)
关于找资料,论文等,推荐大家使用高级搜索,结果详尽。另外还可以找走非正常的路径,比如直接在Google 里输入论文题,甚至就到人大经济论坛上找,没人回的话不妨发个悬赏帖试试哦,或许就有人来帮助你了。。。甚至还可以加一些群,比如low carbon economics 群,虽然我不主张去QQ上讨论这种东西,而且一般这种地方讨论不出什么结果,不过还是加了一个在人大经济论坛上介绍的低碳群,群主还发了我一篇论文,呵呵。
最后再说个办法,就是在BALIS文献传递服务系统http://202.112.118.46/ywcdwz/index.html注册一下,一定要真实信息,验证成功后就可以发邮件请求查找文献,几天内他们就会发来,虽然我还没实践过,不过应该不错。
再谈一些教训和遗憾,可能开会效率还是有点低,还好大家都很主动的一起思考交流,意见有了充分的一致性。跟导师交流还是太少,毕竟我们才大一,他不会花太多心思在我们上面,不过还是要感谢他。
这一周多的时间,大家一起交流问题,分工合作,最后能顺利提前地完成任务,大家都辛苦了,非常感谢你们。
接下来就是长达两年的写论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