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beckham23 发表于 2010-6-19 13:10 
venite 发表于 2010-6-19 10:09 
要说中标与否,跟学术水平相关度不高,倒是事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要说只有水平不高的才能中标,估计说过头了,中标的高水平学者很多的。
所以偶觉得最好就应该看最后成果,成果好才能给全部,否则收回也可以。
这样的话,的确可以避免社科基金目前的一些问题。不过你这个办法,事实上变成了科研奖励了。其实,科研奖励也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的,由国家出面搞大面积的科研奖励,而且以物质奖励为主,问题会更多。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出面分配科研经费,考核奖励科研人员,无论你用什么办法,都会出现严重扭曲的,因为国家根本不可能掌握每个学者的个人信息,只能靠一套机械的指标和程序去“筛选”。而最能掌握学者信息的,还是基层单位和同行,可在中国高校严重缺乏竞争机制的背景下,基层分配资源还不可行,因为这些资源分配的权力一旦下放,结果很可能就是大锅饭。就像我们学校的211资金,那是见者有份,人人拿一块,比社科基金区分度还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