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69 1
2010-06-20
信托业携手银行再坐火山口 监管层说“不得不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昆.才2010年06月19日
  历经六轮整顿的信托业,眼下又坐在火山口上。
  这次"惹火上身"的是近几年风生水起的银信合作业务,其规模从去年9月末的不足6000亿元(含银信政合作理财产品),飙升到今年4月末的1.88万亿元。
  "银信合作并非新生事物,目前处于风口浪尖,乃是因为它看上去与整个宏观调控大背景、监管要求格格不入。银行信贷在收紧,为何银信合作的口子在放松?!"6月8日,东部一家信托公司中层告诉记者。而他所在的公司,如同其他信托公司一样,正忙不迭地开展自查活动。
  虽然银信合作发展至"如履薄冰"的境地,但上述信托公司中层仍然自嘲是"吃力不讨好"。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目前银信合作业务的原动力并非信托公司,而是商业银行。
  概括起来,商业银行寻求银信合作的动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议价能力上升的背景下,将低收益信贷资产转让给个人客户和机构投资者,腾挪空间去摆布高收益的信贷资产;
  其二,在今年贷款总量和节奏控制的要求下,通过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渠道,来满足客户的新增融资需求,及调整自身的信贷资产结构,如压降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运用信托贷款来满足融资平台类客户的需求;
  其三,一些银行机构为规避计提拨备、资本监管等审慎要求,通过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将贷款转到表外。
  正是由于银行的单边动力强劲,在银信合作中,信托公司以"消极受托人"的角色为主,承担被动管理职责,信托报酬率也仅为3‰左右;不仅如此,由于信托公司间的恶性竞争,个别信托公司的手续费率还低于3‰。
  面对高速扩张的银信合作业务,监管层予以高度关注。"各种座谈会、调研函是一个接着一个。"6月9日,一家上市银行理财业务人士称。
  本报记者了解到,此前监管层已奔赴深圳、重庆、长沙、北京等地召集银行和信托公司人士座谈,并到多家机构进行现场调研。而央行层面也已全面介入银信合作业务,"相关会议也开了好几个"。
  摸清家底之后,审慎监管措施将陆续出台。在信托业自查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将进行现场检查;《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草案)也已定稿,只待签发,未来的银信合作或将受到资本杠杆的限制。
  监管层对于银信合作的规范之举,市场表示认同,但同时对监管力度的大小,又纷纷"噤若寒蝉"。值得注意的是,在广泛的调研活动中,央行、银监会给市场传递了不同的政策信号。
  某商业银行投行部人士称,央行希望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构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而银信合作丰富了企业融资方式,目前是要把情况摸清,游戏规则制定好;银监会则希望回归本质,一是信托回归"主动管理",二是考虑将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纳入银行表内监管。
  虽然最终的规治措施尚未完全落地,但多位业内专家指出,银信合作"宜疏不宜堵",因为"市场比人强"。今年以来,在银信合作规模高速扩张的背后,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多赢"的格局。
  而由于银信合作已成长为"巨型儿",信贷类资产占比较高,"疏导"也是考虑到不能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带来更多的其他问题。
  对于银信合作业务的规治,一位银行专家建议,核心是风险为本,因为对于同样的投向,同样的借款人,无论是银行的表内贷款,还是表外的银信合作,风险管控都是根本,关键是要准确计量风险,并在银行和信托之间构建明确的风险分担机制。
  多位银行人士预计,以信贷资产为主导的银信合作,其美好时光可能只会持续2-3年。信托业需要远虑,思考自身的转型问题,一是解决当前主业不突出的问题,二是增强主动管理资产的能力。
  1. "剽悍"的银信合作
  按下葫芦浮起瓢。今年以来,在信贷均衡投放的同时,银信合作上演"大跃进"。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9月末,国内银行机构发行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含银政信理财产品)的余额约为5900亿元。
  此后,这一数据不断被刷新。本报获得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末,银信合作的业务规模达到1.3万亿;4月30又增至1.88万亿,当月增量为5800亿元,相当于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量的75%。
  监管部门还发现,作为银信合作业务"井喷"行情的一个注脚,个别信托公司的手续费率甚至低于3‰的行业自律水平下限。
  而今年前4月增长最快的前5家信托公司为中融信托、建信信托、中诚信托、华宝信托、中信信托。截至2010年4月30,银信合作规模最大的5家信托公司为中融信托、中信信托、中海信托、平安信托、中诚信托,规模分别为1640亿元、1490亿元、1450亿元、910亿元、900亿元。
  由于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主要为"被动管理"角色,信托报酬率极低,所以,"以量补价"是唯一的选择,中融信托是一个典型。业内人士介绍,中融信托经常采用价格战,也和数家银行形成不错的合作关系。一家合作银行人士称,之所以中融信托的银信合作规模迅速壮大,正是被银行喂大的。
  作为今年前4个月,银信合作业务余额和增量的双料冠军,中融信托的效率令人惊叹。今年1-4月,中融信托的银信合作业务增加逾500亿元,意味着每天新增的信托项目金额超过4亿元。这样的工作效率不亚于一家中型股份制银行的前台部门,而2009年末中融信托的信托业务人员仅163人(当年新增为98人),其风险管理部也是于2009年11月份刚刚成立。
  对于当前1.88万亿元银信合作业务中,信托贷款及信贷资产转让类(简称"信贷类")的占比,目前还不得而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20 15:49:37
中融信托为一个黑龙江的民营企业,一跃而起成为信托业规模的老大。
原因据说背景极为隐蔽,有“老大”暗中发力,所有信托产品一报就批!!!!!!!

不简单啊!中融信托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1704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