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7353 4
2006-04-18

书上说的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但我觉得有两个问题。

1,边际报酬递减是由于两种要素在生产时有一个最佳比例。达到这个比例之前边际报酬递增,达到之后递减。可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一直是右突的,并没有体现边际报酬递增的阶段。这是为什么?

2,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中是有两种生产要素,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一种可变要素。是不是在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时,把l,k看成一种综合要素,边际产量受他们与第三种要素比例的制约?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8 18:21:00

边际报酬递减只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右上方突出的原因之一.如果设MRT为产品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右突就等价于MRT递增.现只要来证明边际报酬递减造成MRT递增就可以了.考虑两要素情况,由于正常情况下资本和劳动两要素可以连续替代,所以这里所指的边际报酬就是把(L+K)看成综合要素的边际报酬 ,而不是单独的.

MRT=[dY/dX]=[dY/d(L+K)*d(L+K)/dX]=[dY/d(L+K)/dX/d(L+K)], [ ]为绝对值.

由此式可看出随着X的增加Y的减少, dY/d(L+K) ,增加而dX/d(L+K)减少, 总体使MRT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边际报酬递减并不是右突的唯一原因,在学国际经济学(华民编的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制成品贸易的时候,里面提到,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也会使生产可能性右突出的效应,而如果两种产品又存在规模经济,会有使生产可能性线向原点左突出的效应,那么到底是左突还是右突就要看两种效应的强弱了.比如对于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一种资本密集型产品, 并且他们都存在规模经济,我们就不能凭空判断PPF的突出到底是左还是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9 07:42:00
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9 13:06:00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由技术水平和可用资源量决定的,若社会生产x和y两种产品,在假定资源有限且各种要素都已充分利用,则要增加x的生产,势必要减少y的生产。将一定资源用于生产x所放弃的y的数量是x的机会成本,资源有限及要素的不完全替代性,使机会成本呈递增趋势,这就决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1 13:59:00

我认为楼主的第二个观点是对的,即把各种不同的要素综合考虑,看成一种综合要素.
至于楼主的第一点,我认为可以这样解释:边际报酬递增在一开始确实是存在的,因为现有的资源没有达到充分的利用,当现有的资源已经充分利用了以后,边际报酬就开始递减.但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一个前提,就是将现有的资源都用来生产两种产品,即资源已经达到了充分利用,所以这个时候,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一定是递减的.在某一种产品已经生产很多的情况下,继续增加对它的投入只会减少要素的产出,而如果转而生产另一种产品就越显的有利可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