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iwensun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及其含义:
给定性状良好(连续的、凸的、严格单调的)的消费者偏好,在一个充分竞争市场中(生产或消费都不存在外部效应),则所有竞争均衡(瓦尔拉斯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
该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市场是竞争的,在分权型的体制下,个人不需要知道别人的偏好,只要根据自己面临的价格决定需求或供给,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且这种均衡必然是一种帕累托有效配置。
该定理暗含了以下条件:每个交易者只关心本人的消费,也就是说,不存在消费的外部效应;每个消费者确实在竞争,这要求存在足够多的交易者;竞争均衡确实存在,这要求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相对于市场规模充分小。
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表述了一种可用来确保帕累托有效配置结果的普遍机制----竞争性市场机制。它只关心效率,并不论及经济效益的分配问题,或者说“公平”问题。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及其含义:
给定性状良好(连续的、凸的、严格单调的)的消费者偏好,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该定理其实是第一定理的逆命题。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需要回答的是如果我们希望实现某一帕累托最优配置,如果社会将该最优配置作为一种目标来追求,那么,该帕累托有效配置可以通过自发的、分散决策的市场机制来实现。即市场机制加上适当的再分配,可以实现一种合意的帕雷托有效配置。
2011年人大考研参考重点书目: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范里安《现代观点》、曼昆《宏观》、逢锦聚以及宋涛《政治经济学》;平迪克《微观》或多恩布什《宏观》选择性参考。事实上,2010年的微观考试以范里安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