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答案错选、多造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措施有( )( )( )( )( )
A.计划措施
B.行政指导
C.财政措施
D.金融措施
E.法律措施
2.在现实中,引起某个产业的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即超额利润的因素有( )( )( )( )( )
A.垄断
B.风险利润
C.预料外利润
D.创新利润
E.A、B、C、D等答案都不正确
3.现在产业组织论著一般都把( )( )( )( )( )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A.斯密
B.马歇尔
C.萨缪尔森
D.张伯伦
E.罗宾逊
4.工业化的进程大体可分为( )( )( )( )( )几个阶段。
A.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B.以消费资料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C.以生产资料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
D.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阶段
E.以追求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
5.影响市场结构的法律措施主要有( )( )( )( )( )
A.改善市场结构政策
B.预防形成垄断性市场结构的政策
C.防止过度竞争破坏资源开发的政策
D.影响市场行为的措施
E.A、B、C、D答案都不正确
6.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提出了( )( )( )( )( )等理论基准。
A.产业关联基准
B.需求的收入弹性基准
C.供给的弹性基准
D.生产率上升基准
E.价格弹性基准
7.( )( )( )( )( )是产业研究的主体内容。
A.产业结构
B.产业组织
C.产业联系
D.产业素质
E.产业数量
8.推进产业结构有序成长的需求结构必须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否则它将给产业结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包括( )( )( )( )( )
A.加剧产业结构“瓶颈制约”
B.消弱产业关联效果
C.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D.破坏产业结构正常变动秩序
E.破坏价格机制
9.在克拉克产业分类中,( )( )( )( )( )属于第三次产业。
A.建筑业 
B.运输与通讯业 
C.商业
D.金融业
E.军队
10.技术进步的组成是( )( )( )( )( )
A.发现替代老产品的新方法
B.制度创新
C.引进推销技术
D.引进管理和组织技术
E.开发替代产品
11.在H·B·钱纳里产业结构转换的标准模式中,就业结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呈现出( )( )( )( )( )变化特征。
A.初级产业劳动力比重从71%水平上持续下降
B.初级产业劳动力比重从51%水平上持续下降
C.制造业劳动力比重从17.8%水平上开始持续上升
D.制造业劳动力比重从7.8%水平上开始持续上升
E.只有当人均收入水平超过800美元之后,工业中就业份额才开始超过初级产业中的就业份额
12.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发生过( )( )( )( )( )三次历史性的更替。
A.第一组主导产业是电力工业
B.第一组主导产业是纺织工业
C.第二组带头工业是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重化工业
D.第三组带头工业是电子工业
E.第三组带头工业是收入弹性高的机械工业
13.发展规模经济并不排斥中小企业,其原因主要是( )( )( )( )( )
A.交易成本的限制
B.需求结构的多样化、层次性界限的限制
C.技术内容的限制
D.法律的限制
E.政府政策的限制
14.主要的广告促销策略种类有( )( )( )( )( )
A.广告产品定位策略
B.广告媒体策略
C.广告产品寿命周期策略
D.广告目标市场策略
E.广告心理策略
15.过渡时期中国市场运行的特征是( )( )( )( )( )
A.市场运行受地方政府(部门)行政势力的强烈操纵
B.受国际社会影响大
C.受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的界定
D.受利益刚性约束和市场盈利刺激,对需求变化反应过度
E.中央政府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力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