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回归平衡之路上,谁将是更有力的推动者?中国人民银行还是中国的农民工?人行只管人民币汇率,这是让美国政要和投资者全神贯注的事情.但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其他因素,或许在提高中国出口产品成本方面影响更大.
人民币汇改周一终于缓缓启动了.人行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与周五交易水准持平.随後人民币略有升值,午後上涨约0.33%至2008年底以来最强.
但是美元汇率只是一个数字,而且可能并不是真正应该关注的数字.人行最关心的是所谓的"有效汇率",这也是国际清算银行(BIS)所追踪的,是衡量不同国家之前相对成本的指标.
根据BIS数据,该汇率在5月较2009年11月上升4.8%,仅5月升幅就有3.4%.按照该指标衡量,除了2008年10月之後危机肆虐的八个月,中国的竞争力是1994年以来最差的.
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令中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今年中国的14个省已将最低薪资调高20%,更不用说富士康和本田等企业的大幅加薪了.同时,现在中国的汽油价格比美国高出60%,而在2008年时则几乎是相等的.
成本上升令中国商品在国内外的吸引力大减.中国4月贸易出现六年来的首次逆差,5月仅恢复至略有顺差的水平.欧元危机只能部分解释这种转变.
人民币名义汇率将继续受到中国贸易夥伴国的关注.人民币兑美元自2005年以来已经升值20%,还有可能进一步升值.而有关农村收入水平的官方数据反映,同期劳动力成本增长一倍.这一因素对于削减中国的贸易顺差而言,所起的作用应该更大.(完)
作者 顾蔚 转自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ktNews/idCNnCN1144959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