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3085 12
2006-04-19

ppf曲线外凸的原因,高老的书上的解释是物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也就是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原因.

我觉得这个解释比较好理解.

但是我在帕金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上看到的解释是这样的:

因为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随着某一物品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也会增加.换言之,

即是一种资源如果适于生产某种物品甲,而不生产物品乙.

那么如果用这种资源来增加生产物品乙,那么生产乙的机会成本就会增加.

两种解释有区别吗?我觉得帕的解释有点牵强.

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19 17:01:00

一个生产者在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它有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资源,如果我把过多资源投资到生产乙产品

甲产品的生产就存在问题,也许本来只要一点点资源就可以生产甲了的

但是由于生产乙的缘故生产不了甲了,因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

绕来绕去感觉说的还是不太清楚

LZ自己再 看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9 17:25:00
以下是引用弗里德曼在2006-4-19 16:42:00的发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随着某一物品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也会增加… 

这种解释更恰当一些。“生产可能性边界”一般描述的是“多要素-多产出”型技术。对于“多要素-单产出”型技术,可以由生产函数与要素需求集(即生产函数的上截集)两种等价的方式描述。

关于技术的最一般描述是“生产可能集”(所有技术上可能的要素-产出组合)。在只有两种产出的二维空间上,生产可能集的“边界”表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其他维度的要素及产出被视作外生给定,所谓“资源既定”)。

生产可能性边界“外凸”,本质上源于生产可能集凸性的假定。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边际生产力递减”并不足以刻画生产可能性边界“外凸”。因为,首先,边际生产力这类东西一般只描述“多要素-单产出”型技术;其次,它只刻画了沿坐标轴变化的情况,而没有对任意方向的变化情况做出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19 17:28:00
(数理)经济学里经常把优化问题转化为凸集之间关系的性质的问题。我们也就常常看到经济学的凸集的假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1 23:41:00

难道外凸只是个假定

varian的现代观点上说的是技术的转换,使得边际转换率递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2 08:39:00
以下是引用无敌菠萝在2006-4-21 23:41:00的发言:…难道外凸只是个假定…varian的《现代观点》上说的是技术的转换,使得边际转换率递减啊

“边际转换率递减”不是假定吗?

如何更一般地表述“边际转换率递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