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刺激消费立竿见影的措施--实物发送式财政直接支持居民消费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的思考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跑的最快的是投资和出口,消费一直以来跑的最慢。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口号,已经提出十几年,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拉动作用依旧滞后,国民经济对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的局面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原因是什么,病根在哪里,有没有特效药?这要首先从我国居民消费的特点分析起。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特点的分析。一般认为,居民收入低,贫富分化,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缺乏是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很多人主张增加居民收入、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加强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当然这些是必须的。但是,且不说这些做起来很难,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即便是这些方面都做到后,消费就一定能够增加吗?我看也还未必。其中的原因,就是还未考虑到我国消费的特点,还未考虑到文化的原因,还未考虑到储蓄率过高的真正的心理渊源。
我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储蓄过高,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上的原因。中国人“过日子”的意识非常强,爱存钱,省吃俭用,追求发家致富,省下钱积少成多,然后用于储蓄,用于投资,以求发家致富。在我国,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文化传统力量非常强大,“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等等,俭的意识深入血脉,深入骨髓。而且,勤俭也确实可以逐渐致富。为养老住房教育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而致富的欲望和致富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精神享受,却是极强的。因而相当多的人有钱、也无医疗教育住房之虞,却仍不喜增加消费,即使消费也将之用于能够增值和体现财富的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等方面,因为买房置地可以增值,买车、耐用消费品可以体现人的财富,这些属于中国人“过日子”的范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过日子发家致富,一方面可以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可以用来传给后代子孙。这是中国人的特点。在自然经济情况下,短缺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这是有利的,但是在进入过剩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况,就会有很多弊端。一是导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进而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外汇储备过多,在出口减少的情况下,就会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导致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房地产发展迅速和房价上涨过快;三是贫富分化严重,有钱的人用于投资可以得到更多收益,而没钱的人,却很难得到投资收益,越来越穷。因此,要扩大消费,必须针对我国的消费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于刺激消费政策措施的分析。刺激消费的经济措施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措施和间接经济措施。增加居民收入,解决收入不公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是间接经济措施。实施间接经济措施,可以使居民有钱可花,有钱敢花,但是还不能消除阻碍扩大消费的文化原因,还不能解决有钱不愿花的问题。要消除阻碍扩大消费的文化原因,一方面要靠宣传,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时要采取有效的直接经济措施。直接模式包括购物补贴式、消费卷式和实物发送式。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属于购物补贴式刺激消费的政策,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某种程度上类似商家的促销活动,也只有部分人能够受益,实际上也导致分配不公。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发放消费卷的办法,如蒙代尔就建议中国发一万亿元消费卷,这个办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人们用它去消费,同时会省出本该用于消费的现金。可见,以上措施,对于刺激消费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又都有弊端。我认为,实施实物发送式财政直接支持居民消费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是最好的刺激消费的办法。
实物发送式财政直接支持居民消费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实物发送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向全体居民发送一些中低收入群体有较强消费欲望而一般舍不得去或较少去实际消费的商品或服务,切实将财政投入转化成居民消费。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如果想孝敬前父母,给他们一些钱,他们可能并不舍得花,而是存起来,可是如果给他买成食品,他一定会吃,买成衣服,他一定会穿。在单位上搞福利,也是这样,发一二百块钱,可能直接放到兜里或存起来了,如果发成东西,也就用了。实物发送式财政直接支持消费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实际上也就是把国家当成一个大单位,全体居民当成这个大单位的员工,由国家给全体人民搞福利。
所选实物的内容,一是可以每人一次到饭店吃喝的机会,每人一件衣服,每人一次免费体检,每人一次旅游机会。旅游方面,可以在一年内安排没有到过本县以外的地方、也没有到过县城的,去一次县城;三年内安排没有去过本地市以外的地方,也没有去过本行政区域中心城市的,去一次市里;五年内让没有出过省也没有到过省城的,去一次省城;十年内没有到过北京的,安排一次北京游。有些人可能还从来没有坐过汽车,一年内安排这些人坐一次。有些人可能还从来没有坐过火车,两年内安排这些人坐一次。二是为那些见义勇为等行为进行实物奖励,对那些刑事案件的受害者们实物扶助,为每个老弱病残和因天灾人祸致病致贫者提供实物保障。三是此项制度,既可以针对居民个人,也可以针对某个地区和居民集体,如为城市和农村所有公共场所安上监控。
全国居民在此方面,应当是平等的。对于在我国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外国人,也应当享有此种待遇。因为他们也是我国的居民。其消费也会创造GDP。在享有此项权利方面,一律平等。但是各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的风俗习惯、物价水平,确定本地的居民的实物的品种和数量。
财政直接支持消费的数额。财政可以拿出一万亿元。国家确定的实物发送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出,地方政府确定的实物发送项目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出。钱从哪儿来呢?一是财政增收。2009年财政收入增长11%,这增出来的11%,就是6000多个亿了,最近网上公布今年财政收入将达到8万亿,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增量,以后每年财政增收优先安排支持消费。再就是通过开征物业税等。另外国有企业改制、增收资源税,等也可以创造收入。二是财政节支。一般投资项目,由个人出资。这样既可以为个人资金找到出路,也可以减少财政负担。三是财政赤字。2009年10月末我国外汇占款达18.7660万亿元,月度新增2286亿元。在减少出口顺差、减少外汇占款的同时,适当提高财政赤字比例。四是可以发行公债。五是接受个人捐款,对于捐款者要给予荣誉和地位。
实物发送式财政直接支持居民消费政策的效果。一是直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同时通过乘数效应,可以放大其作用。间接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局面。每人一百元的免费吃喝费,就可以创造1300亿的需求和产值。每人一百元的衣服费,可以产生1300亿元的需求和产值,每人一百元的旅游补贴,可以创造1300亿元的旅游市场。二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消除两极分化。对于得到同样多的福利,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效用要比高收入群体大的多,其收入增长比例也会大的多。三是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党和政府形象。
实物发送式财政直接支居民费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呢?我认为还是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即使造成通货膨胀,也不要怕。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来自国外,输入性的。不搞福利政策,也会出现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不会很严重,因为中国现在是产能过剩,全球也是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不发生大的战争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社会动荡,怎么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呢?至于因为粮食和农副产品涨价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就更不应害怕,那只能是粮价和农副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从根本上不应算做通货膨胀,对于农民增收、扩大消费、促进分配公平都是有益的。因此,对于通货膨胀,要因势利导,而不要过分敏感,要多做通货膨胀的宣传引导工作。
实施发送式财政直接支居民费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实物发送。一定要注意直接发实物,而不是发钱,也不是发消费卷。发了钱,人们就会存起来,而不是用于消费。发消费卷,人们也会可能将消费卷顶替现金使用。如果某些人富裕,而不愿享有此种待遇,可以捐出,也可以放弃,至于愿意变卖者,则按物值的60%回收。
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国家财政直接支持居民消费的福利主义经济政策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三,消费严重不足、国民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这样一种局面。实行这样的政策,要注意循序渐进,一开始不要发太多,而且要注意讲明是阶段性的,不要让人们形成过高的期望值。避免财政背上过重的包袱,骑虎难下,防止形成希腊等国的局面。
三是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相结合,应当尽量选一些符合产业政策方向的产品。因为选哪类产品,就是对哪个产业的巨大支持。二是与节约型社会相结合。避免浪费,鼓励消费决不是鼓励浪费,也不是鼓励人们不加节致的高消费。三是与其它刺激消费转变发展方式的措施相结合。四是与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相结合。要和解决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相结合,搞成利民富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五是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所选的物品必须是群众所需的、低碳的和绿色环保的。
四是加强领导实物发送式财政直接支持居民消费政策,一定要加强领导,好事办好。一是要大力宣传,让人人皆知。二是采取直接送物到人,或者定点领取的办法,一般通过居委会或村委会发送各户。三是各级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货源由县市区统一组织,经街道、乡镇由居委会、村委会发放或送给居民。四是对此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出现贪污挪用截留以次充好等行为的出现。五是对此项政策的效果,进行密切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衡水市委统战部姜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