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73 4
2010-06-29
中国经济改革需要奥派理论
李俊
   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30年历程,这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这几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市场化改革将面临很大的阻力,同时很多人把改革的失败归咎到市场化那里。尽管医疗、教育、住房都提出市场化改革,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市场化。就拿医改来说,导致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市场化,而是行政化。政府对市场频频干预,打扮着衣食父母的角色,所以导致人们过分依赖政府。
政府本身不从事任何生产,所以一切收入都来自纳税人。政府充当的角色越多,占有社会资源就越多。政府提供免费品,并不是真正免费,只是征收大家的钱,然而再次随机分配。这就好比,全班同学一起交钱去就餐。尽管就餐结束时,班长去负责埋单,但是这些钱都是大家的。这样情况下,对于那些饭量大的同学来说,可能就占到一些便宜。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政府提供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甚至免费住房,但是另外一方面,必须看到这些钱都是大家交的。
班长负责收钱而组织同学就餐,那么就有选择饭店的权力。这个时候,他往往就会从个人利益出发。比如,某个饭店可以给他回扣,那么他可能就会选择这间,而不是考虑饭菜是否好吃。这样,班长就有了寻租空间。要消灭班长寻租的空间,就是大家拿着钱各之去吃饭。从吃饭例子来看,中国政府要承担责任越多,寻租机会就越多。就这样,政府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回归到大政府时代。事实证明,政府包办一切,必然以失败告终。计划经济时代,这方面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当年,免费吃饭,结果饿死很多人。同样,要是搞免费医疗的话,必然导致很多人不能及时看病。
中国经济改革不能离开市场化,离开市场化就等于把自己前途寄托到别人身上。一个民族是否有前途,就应该信仰个人奋斗,而不是处处把希望寄托到政府那里。要想拥有一套住房,就要相信个人奋斗,而不是把一切希望寄托给政府。这就好比,一个女人要想过优越生活,就必须依靠个人努力去赚钱,而不是把一切希望放到嫁给有钱人。美国就是信仰个人奋斗的社会,所以他们信仰市场经济。
我觉得中国经济未来前景,取决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仰。如果每个人都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多一份资源,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尽管奥地利学派也引进中国,但是国人还是很陌生的。中国经济改革就需要让人们相信市场,就像奥派那样坚定去信仰市场,并且认为市场从不失灵。奥地利学派竭力维护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该学派认为,当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是国家干预所造成的。因此,中国经济改革应该需要奥派理论,要明白政府干预市场的危害之处。
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改革,当前趋势并没有给人们乐观的期待。正在朝着大政府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具体来说,必须停止国进民退,土地私有化改革,制约政府的权力。没有自由经济,就富强中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然,改革的道路还很长,这需要很多的思考。
2010年6月2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6-29 20:11:01
赞成楼主的主张。就像陈志武老师说的,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是一个公平的,透明的,法制化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现在所缺少的,需要我们这些人去努力和争取的。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民富国强的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9 20:13:31
为何像这样的帖子却应者寥寥呢?不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0 09:43:53
楼主,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30 10:19:24
观点值得肯定。
但角度站错了,反而产生误导。
中国的问题应该站在体制来看。
地方政府的工作中心不在民生,而在政绩和升官。
使中央政府在民生上承担过重的责任。正如你所说:中国政府要承担责任越多,寻租机会就越多。就这样,政府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回归到大政府时代。
民生工作要交个地方政府,中央只要调节平衡。
中国现在还是需要大政府的,但不能是在民生上。
楼主的观点无疑是全面西化。西化也许没错,但过快西化显然大错。
中央集权和地方民主相结合才符合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