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完全苟同,个人觉得话说得的确是有那么一点点偏激,应该也伤了不少非名校好孩子的心。
进不了名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见得就一定是没有实力,当然楼主也说了是就大部分而言。我很佩服楼主后续的分析解释,逻辑性比较强,很有说服力。
我是非名校的本科生,自从进入学校就明显感觉自己和这个学校里的同学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分析等等都有不小的差别,学校不是评判人的唯一方式,好的学校只是提供给人的机会相对要多一些而已,但如果自己不珍惜或没有那种敏锐的判断力去发现它,身处名校其实真的和身处非名校没多大的差别。
我的不少高中同学现在在一些不错的学校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发现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他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关系并不太大,而与他在自己遇到问题或看到别人遇到麻烦后的反思、与一个人经受挫折的能力有极大的关系。
名校可以很方便地为自己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而非名校的学生则需要自己去寻找这种资源,这是我最头痛的事情,也是后悔自己没有复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能与大师交流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虽然至今在学校待的时间并不长,但那种没人指导的痛苦感觉已经深有体会了,所以我抱着将来争取考上人大研加入了“人大经济论坛。我不喜欢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总觉得自己的观点很幼稚很傻,但刚才看了一些回复有些忍不住想说说话。
总之,楼主的观点比较客观,虽然有点小打击人。希望回复帖子的朋友们能够再文明一些,不管观点是否与你一致,最起码对人的尊重还是应该有的,说出来的话本身就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大家加入“人大经济论坛”网站,大多数应该都是想和各行高手切磋学习的,允许“百家争鸣”,但请大家不要伤了和气!(个人才疏学浅,也请不同意见的朋友能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