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的是经济,所以首先我想从经济的角度来谈谈这次提价事件。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价格机制本身可以对价格进行调节:油价提高,出租车运行成本增加,供给减少,这样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自然上升。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北京的出租车行业不是充分竞争的,相反却高度的垄断,在垄断的情况下市场的自发调节失效,这样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所以我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以中间人的姿态出现举行听证会是合理而且必要的。 但是,我们更要看到的是结果,简单的说:我反对提价。第一,政府既然是调控,就必须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就不应该只有一种提价的方案;第二,我们来看看提价后的后果:先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必然会选择其他的替代品,比如步行、骑车、公交、地铁、甚至黑车,一方面消费者的福利减少(出行更为不方便),另一方面市场更加不稳定(黑车的数量增多);再从出租车司机的角度来看,提价的风险更大:燃油税补贴没有了,油价变动的风险完全转嫁到司机和消费者的身上,而且提价对收入的影响很不确定,也就是说提价不一定意味这收入的增加(即使增加,增加的幅度又有多大?),这取确于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 既然这样,政府为什么还要提价,而且提价的幅度还这么大。以上我作为一个本科生想到的政府主管部门不可能没有想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人不禁要问: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很显然,是在为利益集团说话!而且是以牺牲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来为利益集团谋利(提价本身就不利于扩大内需,我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中扩大内需是主要的)! 我们评价一个政府,关键看他为我们做了什么,我想三个代表不应该只是说说,在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方面应该有所体现。
(其实大家可以把北京出租车现在的情况和李嘉图的“谷物模型”对照一下,我感觉很能说明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1 20:44:07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减少出租车司机上缴的“份子钱”即可解决。
据我个人认为北京已经够好的了,上海早N年就是2块了。北京人享受的补贴总是比其他地方多。不公平。
我个人认为向出租车行业应该成为竞争性行业,但需要有序管理。减少“份子钱”可以减少食利阶层的利益。
想想现在在北京上海出行都很不方便,我每天上下班如果打车总共大概只要30分钟,但是坐公交需要2个小时左右,什么原因了,还不是公交系统不发达,出租车又贵,说实在我的收入也不低,但不敢乱消费。挣钱很难。
呼吁政府大力发展公交系统。
我觉得开出租车的师傅们真的很不容易的。。
不过一个学生,也没有多少钱,这么一涨价更加坐不起出租了。。。乖乖地坐公车
其实当今政府扮演的角色很复杂,并不是单纯的楼主认为的民众利益的代表者,而是权衡各方利益的一个综合利益的发言人.象出租车市场明显就是属于政府规制.政府规制的行业一般可分为公共事业,广电,运输,金融和其他诸如石油\医药\烟草\盐业等.这些行业要么是自然垄断形成的,要么是信息不对称领域,为了保护资源配置,政府必须插手进来的部门.
出租车市场很特殊,也是最近很热门的一个行业.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在这里畅所欲言,呵呵
挺有意思的讨论,不知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有没有新的感悟?
如果政府买回出租车公司的经营权
然后,向社会 拍卖(注意是拍卖) 固定数量的出租车牌
的哥 只买牌经营就行了
很多东西,不就市场内部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