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 : 人力资本应该遵循类似于资本的定价规律 ,就是双方对同一人力资本的预期定价越一致,我们知道,资产价格的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资产的价格是由预期决定的,供求关系并不能决定资产的价格。当出现供需两旺的情况时,说明交易双方对资产的未来预期比较一致,如果双方的预期不一致就难以形成价格。买卖双方的报价差异反映了双方对某项资产的预期不一致。资产的定价过程是供需双方对某项资产预期匹配逐渐一致进而产生价格的过程,对于普通的资本,人们对它的预期决定了该项资产在市场上的价值,而这种预期的产生来源于不确定因素、信息不对称、自身的能力三个因素,不确定性越大,信息越少,自身克服外界不确定性的能力越少,资产价格越低,反之就越高,而对于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的资本形式,最难形成的就是对它的预期,也就是说,我们更难知道这三个要素对人力资本的价值的影响。
那位有不同意见 请给点 谢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认为还有一点 就是教育过度引起的 原来由文盲作的工作现在由中小学生来承担 原来由中小学生做的工作现在需要由大学生来做 等等 教育过度导致了知识失业 知识失业又反过来进一步加重了教育过度 教育的过度发展和知识失业的相互联系必然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置不当 教育投资效率低下 主要表现在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的增加上面 我国现在已经在向这个趋势发展
但是既然我们在经济学中不断的把人力资本引入到经济模型中,为什么对于它的定价就不能运用资本的定价规律?
对于匹配的解释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真正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定价行为,一个要价一个还价,最终的一致是双方定价过程的趋向一致,我个人觉得匹配理论缺少微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