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宣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2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形势报告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作了当前财政政策与财政工作情况的报告。 谢旭人说,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制定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经济增速继续回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谢旭人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仍然极为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欧元区各国经济比较疲软,特别是希腊等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将影响经济复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财政收支矛盾也比较突出。财政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摆到突出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谢旭人在报告中还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他指出,根据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财政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工作报告中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快税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建立健全**预算体系,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谢旭人强调,做好财政工作必须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重点抓好健全财政法律制度体系、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狠抓预算执行、强化地方**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严格财政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我国2010年货币政策取向 张承惠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8期) 【摘要】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同去年相比,2010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 【关键词】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 通胀预期 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自年初起逐月加快,到11月末,两者增速分别达到34.6%和29.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高峰。从信贷增长情况看,全年贷款余额达到40万亿,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的历史高位,比上年多增4.69万亿,是2007年新增贷款3.64万亿元的2.63倍。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从去年10月起,中央银行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稳步回收市场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操作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停滞的双重作用下,2009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回落,M1和M2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了2.25和2.02个百分点,降至32.35%和27.68%。尽管如此,仍然比上年末分别高出23.29和9.8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