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2962 3
2006-04-22

心理学界、数学界有这样一个说法,而且被认为是经典发现:一位手热(手风顺)的篮球投手,再次投篮时的命中率跟另一位手冷(手风背)的完全相同。人们之所以认为手热的胜过手冷的,是典型的人类行为中的直觉偏差。

作为一个篮球爱好者,我觉得这实在不符合现实,理由如下:

1、这些专家肯定对篮球不感兴趣,他们潜在假定了投手每一次投篮之间是完全独立、随机的事件,所以上一次的结果与下一次完全无关。我认为这显然有误,因为作为投手,当时的心理、生理状态都对投篮结果有很大影响。一个连续投篮不中的投手的心态是可想而知的——失望、焦虑、急躁,这些必然影响到生理状态——投篮的角度、姿势、力度,并最终反映在命中率上。也就是说,上几次的命中率与下一次投篮绝非随机不相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将其作为随机独立事件看待,从前提上就不成立。

2、但是这些专家通过大量NBA数据仿佛又证明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手冷跟手热的确差不多的命中率。我认为还得从实际出发——打打篮球,一个手热的投手在连续命中之后会发生什么呢?对手会对其加强防守,甚至二夹一,使其投篮命中率下降;一个手冷的投手连续不中,受对手关照的程度自然会减轻许多,就像防奥尼尔,只要你不进入扣篮区域,你爱怎么投就怎么投。最终才会有这样的统计结论。

虽然产生同样的统计结果,但背后的因果关系截然不同。这样的例子在经济学界可谓司空见惯,这正应了一句话:世上有三种谎言——谎言、糟糕的谎言和统计数字

你们怎么看呀?发表一下意见。

[em27][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2 23:01: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22 23:55:00

我很赞同这位朋友的思考方式,作为一名篮球运动的爱好者,我最初看到这个研究的时候,想法和你颇为类似。

的确,球员出手作为事件,独立性问题不能回避。前次的投篮结果将影响信心,当然,信心不足和过度自信是结果的两种极端。

所以,这个研究本身也是有其假设的:即事件的独立性。或许它作为一个例子出现时,的确有些逻辑上的问题:本身用于批评理性人假设的论据却也是有着其自身的假设的。或许有些讽刺?

统计数字有时候再过在乎结论的得出,就可能在本并不清晰的因果关系上面大做文章。看来有些人还是过于急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3 22:25:48
说的很有道理,统计是死的,人是活的,表面的数字后面隐藏了很多的东西,所以贝叶斯经济学认为先验的东西是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6 07:37:35
这个讨论很有趣,顶一下。不过我觉得讨论手热是否存在,不是从投篮开始讨论,但一个选手手热的前提是他的状态本身就和手不热的选手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