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1532 9
2020-06-07
疫情全球蔓延,资本市场备受煎熬,全球系统性风险上升。金融危机会重来么?美股为何暴跌?中国经济如何应对疫情冲击?
疫情之下,全球成为一个命运公共体。
截止3月15日,不完全统计,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5万,死亡超过5000人。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悲剧。病毒是第一层次冲击,而经济是第二层次的冲击。3月欧美资本市场疯狂波动,已经昭示这一点。
以美股为首,全球暴涨暴跌,是否意味着全球又将面临一次金融危机?

01


美股怎么了
3月中旬的美股,下跌幅度之大,使得美股十年牛市终结,进入技术性熊市。
更令人吃惊的,是美股的波动幅度。一周之内,美股出现两次跌停熔断,仅隔一天美股期指又出现了上涨涨停,3月13日收盘更是上涨超过10%。至于欧洲,震荡幅度甚至超过美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6-7 17:25:55
不少分析认为,系统性风险已经急剧增加。虽然有段子说“股灾可防可控,尚未发现明显国传国证据”。事实上,这次股灾,真的感染全球。3月中旬,欧洲美国不说,加拿大、巴西、日本、斯里兰卡等等多个国家股市,都出现下跌熔断甚至暂停交易。即使股神巴菲特也感慨,当下的行情,让他有些1987年股灾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感觉。

美股暴跌那么多,波动那么大,算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1997年。当时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7.18%,创下自1915年以来最大跌幅。

美股巨幅波动,一大因素是石油暴跌。我在公号《徐瑾经济人》也分享一些分析,石油危机前因后果很复杂,很关键一个原因是沙特和俄罗斯的纠葛。3月初,俄罗斯拒绝减产磋商谈判后,沙特决定反击,宣布增产日产石油至每天1000万桶,甚至不排除达到创纪录的每天1200万桶。

如此一来,石油价格迅疾跳水,一天内一度下跌30%。用段子说,油价比矿泉水还便宜。

从80年代以来,大家是好久没感受过席卷全球的石油危机。这次增产,被认为是沙特阿拉伯过去40年发动的罕见价格战。其结果是什么?目前看起来是多输的局面,美国的页岩行业也受到冲击,开始减产。

对此,媒体将问题渲染的很严重。确实,石油的变化,牵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Rapidan能源集团的鲍勃•麦克纳利(Bob McNally)就在FT表示,石油价格暴跌刚刚开始:“需求崩溃与供应激增同时发生是非常罕见的。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初以来最不利于原油价格的组合。”

不过,如果说单单凭借石油因素,并不足以影响美国经济大局。

除了石油与疫情,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大选形势变化。疫情冲击之前,华尔街本来对特朗普再选信心满满,而随着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胜出并叠加疫情冲击严重化,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开始有了一点不确定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7 17:26:17
美股调整,既有自身上涨十多年的因素,也有短期疫情、石油、选情冲击的结果。但是美国经济基本面,不存在大的偏差。目前看来,美股下跌主要不是基本面有根本性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7 17:26:34
02

美国基本面有变化么

资本市场跌了那么多,引发对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担心,一个自然的问题是,经济如何反应?不少分析谈到美国企业债的风险,让不少人想到当年次贷危机。

对此,我不认为2008年会重演。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和2008年不可比。目前无论房地产市场、债务情况还是企业盈利,其实比起当年健康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7 17:26:56
至于大家担心的美国企业债务,这些年是有所上涨,占GDP比例达到75%。这个数字看起来比过去高了10%左右,但是存在合理成分——这几年,经济持续复苏、企业利润上升,而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负债,这对股东来说更划算。

实际上,对比美国企业债务占经济比例,其他国家更高。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日本这个数据大概是100%。那么,对应的中国是多少?——150%。

这样说来,美国的企业债务问题并不算离谱。那么,风险点还会出现什么地方?新兴市场很可能是薄弱一环。

最近十年,新兴市场显然是这一轮全球化中的受益者,当全球化潮水退却,新兴市场中谁在裸泳,说不定也会露出水面。在最恶劣的情况下,类似1998的亚洲危机这样的区域危机,并非没有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7 17:27:13
03

中国如何应对

在全球经济都面临压力的时刻,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做好准备了么?

先说资本市场,对于中国而言,其实指数未必跟随美股。未来如何走?在目前趋势下,A股还能继续一段时间的独立行情——即使3月美股大跌,A股仅仅小跌,算是全球这段时间最抗跌的股市。

这段时间A股的独立行情让不少人感觉良好,但是经济却难言乐观。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彼此咬合,难以脱钩。当下真正该担心的,不是A股,是经济基本面。

按照传统的分析框架,从中国经济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出口本来因为贸易战就受到影响,消费因为疫情冲击已经萎靡,下面就指望投资了。于是,基建的呼声很高,目前很多人都在呼吁上马基建,这其实可能导致一连串结果。这些项目,也许钱不是问题,但是回报率如何?这是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

其次,从政策而言,常态政策,无非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要救经济,货币政策要宽松,财政政策自然要积极。

和全球类似,货币政策显然有宽松动力。但是货币政策的宽松,也并非没有外部限制。2020以来,CPI高位运行,通胀风险重新泛起,这个时候负利率压力增加。选择降息,对于银行来说非常痛苦,降准就成为最自然的选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