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对新冠疫情漫不经心,认为当利率为负时货币政策再无弹药可用,而财政政策天然受限。
欧元区看来又将犯下一个经济政策错误。其根源在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漫不经心,叠加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当利率为负时货币政策再无弹药可用,而财政政策天然受限。
欧洲政策制定者重申他们正在等待并关注疫情发展,这听上去很可笑,但与上述结论相符。欧元区各国财长上周举行了电话会议,但未就协调一致的政策回应达成共识。而七国集团(G7)只是勉强同意——猜猜怎么着——关注疫情发展。连欧洲央行(ECB)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都觉得有必要发表一份声明,称自己也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
我们对于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仍有很多不了解之处。但我们知道,为了拿出一个经济政策回应方案,我们需要去了解什么。例如,英国政府的医学顾问推算出,在维持现有措施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量的最大值将出现在4月,总病例数量将在5月或6月达到峰值。这意味着经济受到的扰乱至少将持续至今夏。
这条时间线在整个欧元区应该大致相同,在较早出现疫情的意大利,病毒的传播将稍早一些见顶。因此,疫情对欧元区经济的直接影响将是对供应链和消费造成两到三个季度的冲击。这是一波可预见而且可能相当大的经济冲击,在影响方面与“非典”(SARS)以及近年来的其他病毒不可同日而语。
理想状况下,欧元区各国政府应该彼此之间协调财政政策,同时与欧洲央行进行协调。但欧元区没有什么紧迫感。例如,在德国,一项调查发现,66%的人认为疫情在控制之中,而76%的人并不十分担忧被感染。
只要这种错觉继续存在,公众就不会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德国宣布了一项规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008%的财政刺激计划。如果没有政治压力推动出台国内刺激计划,那也就不会有对协同应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