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2195 0
2020-06-09

再谈地摊经济

--- 对拒绝地摊经济的城市的质疑

2020.6.9


最近一些文章体现了人们对地摊经济“一放就乱”的担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城市公开表示“地摊经济不合适XX市”,这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因此,本文作者在昨天发表了一篇博文“谈谈地摊经济”(重点阐述了地摊经济的特点、问题及其治理等,参见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21708&page=1#pid68260487)。

今天就那些拒绝地摊经济的理由与担心继续谈一谈。

第一,大城市、一线城市有地摊经济符合“国际惯例”。

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也曾对媒体表示: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巴黎,都有小摊贩、集市、夜市、周末市场、跳蚤市场、庭院销售等不同形式为城市个体经营者提供自由经济活动的机会(摘自田志(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普惠金融工委会研究二部主任)“开放城市空间、激活地摊经济”《环境与生活》2020年第1期)。我一个朋友说:无论是印度,泰国,缅甸,肯尼亚,包括欧洲和南美许多国家,我都亲自去了许多当地的地摊买东西,其实这种自由竞争的方式一定会逐步形成其本身的竞争力的!对于市场的管理其实可以回归到政府职能的本源!禁止出现欺行霸市就行!

第二,地摊经济并不丢城市面子。

有的城市以自己代表国家国际形象为理由拒绝地摊经济,这是不成立的。上一段说明了国际大都市都有地摊经济,并没有不舒适之感。笔者认为,对“地摊经济”“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倒是很丢面子。一个地摊都管不好,说你城市市民素质差,还是说你城市的管理能力差?说出来真丢人。反之,把地摊经济搞活了、管好了,倒是很争面子的事情。

第三,城市的战略定位不等于不能搞地摊经济。

皇帝还有三家穷亲戚呢,一个特大城市最富裕也还是有比较贫穷的家庭人口、有失业也正常,即使你的社保与低保做得最好也还是要鼓励人们自力更生吧---毕竟靠自己的劳力吃饭既有尊严也能促进劳动能力的保全与成长。更何况我们的城市社保还没有覆盖到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呢(有的已经是农民工二代甚至三代了)?即使不考虑这个因素,允许城市低收入阶层搞些非正式就业、搞一些流动商贩,也是便民利民的城市“产业扶贫”吧?!更何况大城市门面租金那么贵,做点小生意谋生的人承受不起呀;“房东经济”实际是地产经济---相信大城市不会为了保护地产利益而强行把小商小贩“圈进”门店交租金吧?

第四,要站在草根百姓视角解读地摊经济。

富人要开车便利、要花园式城市、要“繁花似锦”,其实,谁都想要这些呀。可是,看看那些低收入者(总理都说了,中国还有6亿人口的月收入只有一千把块钱呢)、那些与产业机构升级不适应的中老年失业或隐性失业者、那些宅男宅女“啃老族”年轻人(有不少是大学生)等等,如果满足他们的生存需的确会带来一些“脏、乱”,那么,“脏、乱”就是应该容忍的---而且有的是办法解决“脏乱”问题(如我昨天博文提到的依赖微信支付等建设对商贩的信息管理系统)、难道只有通过禁止地摊经济来杜绝“脏乱”这个最下等的办法么?让草根百姓摆地摊挣钱谋生、创业锻炼怎么说都站得住脚!更何况,地摊经济起来了,还可以增加一些环卫工人的就业机会---这又是草根百姓的福利呢。

第五,地摊经济不仅仅是疫情下的临时救急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开放城乡的地摊经济开始的,其中产生了很多目前知名的企业家。国外的地摊经济与现代经济共生共荣。我在昨天的博文中讲了地摊经济是自然人经济、衍生经济、耗时间经济、手工与劳力经济、是民间草根经济,但是,也是可以与企业经济法人经济互惠协同的、是可以与现代互联网经济耦合共生的。因此,疫情过后,地摊经济的基础仍然存在,政府千万不要把地摊经济当做权宜之计,而要当做“保就业、保民生”的基本国策。

第六,地摊经济要不要由市场说了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而地摊经济完全是没掺一点假的完全竞争型市场经济。因此,有没有、要不要完全是商贩遵循市场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事情。市长不能说“要不要”市长只能说“要守法经营、按规章摆摊”。有的文章担心“一哄而起”说“只能升温、不能发烧”,但是,想想出摊的人都是勒紧裤带做生意的人,哪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呢?烧坏脑子的人总是少数吧?

第七,放开地摊经济是对过去“管死”“地摊经济”的纠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庆曾说:“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人员流入城市谋生是不可避免的,而城市人群也需要城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多元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从小商贩和外来人员的角度,到城市劳动谋生是他们基本的生活方式。”(摘自田志“开放城市空间、激活地摊经济”)。但是,我们过去对地摊和流动商贩几乎一刀切式的各种“禁止”几乎卡死了“地摊经济”。杨雄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的理念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这体现在单纯追求城市管理的洁净、整齐,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没有考虑到老百姓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也没有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 (摘自田志文章),作者去年暑期去了东部某省一个牛逼的县级市,的哥告诉我这2年“创文”“环运”把小微经济几乎搞死了,百姓生活和经济元气都受到了较大损伤。可见,城市地摊经济确实是城市生机的活力来源。

第八,放开地摊经济后的问题是可以低成本解决的。

一线城市为什么不能地摊经济?无非就是不准占道、搞好卫生、不欺行霸市、不假冒伪劣等么?这些问题一定能解决好的。互联网曾经也算是假冒伪劣充斥,现在不是整改好了很多么?我们相信,只要城市的政府能依法办事依法管人依法律己,上述问题都能自行解决好。那么,地摊经济会不会导致很多人摆摊从而不去当雇员而造成劳动力稀缺呢?这个担心也不存在,地摊经济毕竟是小本经营竞争激烈的苦力经济,市场竞争会做出劳动力最优配置的。

总之,地摊经济哪里都可以搞,对政府来说:放开是应该的、管理是必须的、服务是要跟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