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7729 13
2006-04-24

在云南的泸沽湖,摩梭族一直以母系社会的形式存在着。他们的走婚制度也成为旅游者猎奇的热点。对走婚制度的介绍如下:

-----------------------------------------------------

走婚是“母系”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径,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走婚也是建立在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的基础上。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家家居住的,但这两者并不多见。

在她们这里,不存在“第三者”,也不存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规矩,更不存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男人、女人各住各的家,你不靠我养,我不靠你活,天下男子到处有,东方“女儿国”的女子任我求。在某些村寨和某种宗教的家庭结构及婚姻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这种现象,男性们既不是名正言顺的丈夫,又不是名副其实的父亲,对妻子负责任,对儿女尽义务的事,男人们一古脑丢进泸沽湖里去了。一生中男人想去想就去,想回就回,落个两袖清风。一旦他的女朋友关门拒绝,或者男人们喜新厌旧,往日情意便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场春梦,这也是一个迷。

她们这里男女性爱关系与经济关系牵连不大,结合是自由的,两厢情愿的,离异更是无瓜无葛,不会发生任何纠纷。男女双方都有主动权,社会、家庭不干预,即使发生纠纷,双方母亲、舅舅们也会妥善处理。结合并不是以谋生为目的;离异也不会危及谁的生存,经济再富裕也不会为彼此结合稳固构筑可靠的基础。“走婚”在摩梭人家庭结构中的事实,是当代人无法想象的,实行自由“走婚”其奥秘在于母子们无后顾之忧,“母系”大家庭是每个人的庇护所,对于成年男子来讲,“母系”大家庭是他们赖以生活及养老送终的最好乐园。男子汉们当然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他们“走婚”习俗能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
不管是过去人民公社、生产队或现在个体经济,摩梭人至今都保存着古老的“共耕分食”的形式。这种生产劳动过程给男女青年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爱情也就在这种土壤中产生了。他们团结互助、淳朴、宽厚、热情大方的美德,蔚然成风,真挚动人,令人羡慕不已。

如果在女方家上门,“丈夫”的地位非常低,只得处处小心,规规矩矩做人,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完成主妇分给的任务。在木摞房客厅火塘边,这位“女婿”只能盘脚坐在下方的位置上,由当家主妇分给他一份食物。如果这位“女婿”各方面表现不好,自个儿会灰溜溜地回到自己母亲身边,这就是“走婚”全过程。现在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和当工人、教师等类的男女都在外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在农村也有部分的男女是一夫一妻制,约占百分之三十,解放以来各种习俗都有演变着。

----------------------------------------------------

问题是:

在以劳动力为最重要投入的生产中,显然男性作为家庭的“户主”的制度,具有更高的提高生活水准,进行生产的激励,会产生更高的效率。那么,为何这种母系社会的走婚制度能够保留至今?这应该是一种无效率的制度啊。我云南的同学也说过,那边与周围地区比较起来,是很贫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24 09:06:00
以下是引用famousdog在2006-4-24 2:54:00的发言:…走婚也是建立在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的基础上…

这个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4 09:10:00
以下是引用:…一旦他的女朋友关门拒绝,或者男人们喜新厌旧,往日情意便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场春梦…

这样理解是不对的。

不知此文作者是真正亲身到当地了解过,还是根据自己的想像说出的。据个人所知,“走婚”并不是外面人想像的那样不牢固,不明就理的外面人总愿意把自己的想像加入其中,以做出“视点”或“卖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4 09:16:00
以下是引用:…实行自由“走婚”其奥秘在于母子们无后顾之忧,“母系”大家庭是每个人的庇护所,对于成年男子来讲,“母系”大家庭是他们赖以生活及养老送终的最好乐园。男子汉们当然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他们“走婚”习俗能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

这个基本上是作者的臆想吧?“走婚”制中的男性并不是没有家庭责任,只不过一个家庭中父亲在子女养育方面的责任由舅舅代行了。舅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男性并不是没有家庭责任的。

外面的人总把自己在外面的生活做法或想法强加给其他人,是何“居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4 09:22:00

走婚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并且其间的关系是相当稳固的。如果其中某村人像“外面世界的文明人”那样随意走婚(不知这是不是一些所谓“文明人”的梦想),是为当地众村人所不耻的。

走婚的关键特点是“父亲”在家庭中的许多责任由舅舅承担,并不是像“外面文明人”想像的那样“随意”。古老的文化也被外面的文明人搅得不得安宁,“文明人们”是不是该有点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4 09:24:00
以下是引用famousdog在2006-4-24 2:54:00的发言:…我云南的同学也说过,那边与周围地区比较起来,是很贫困的。

云南一些地区确实不富裕,但其中的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文明人发明的“效率制度”在当地也未必奏效,效率总是相对于既定约束而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