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坛中的帖子,不由得想就经济史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接触经济史专业是大三(人大经济论坛也是我对经济史学习的启蒙老师之一)上学期,到今天也有了5个年头有余.其中苦乐酸甜一言难尽.既然是漫谈没有特定的主体,谈到哪算哪.
经济史是经济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因为其学科具有交叉性,所以很多经济学者以及历史学者如果缺乏相对应的学科背景都很难学透.而经济学和历史学是两点论,探究其重点论就因不同学者而异了.我个人一直认为古代经济史更侧重历史学的分析.里面大量的资料的考据都需要深厚的历史功底.近代经济史则表现为经济学和历史学两边更有侧重.民国时期市场经济虽然不发达,但是许多现象仍然具备市场经济的特性.尤其上海等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外国势力冲击下市场经济特性较为凸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则更为复杂,经济学在里面可能起到了更加大的分量.当然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运行和党史研究密切相关,党的政策演变与经济运行密不可分,所以一批有深厚党史背景的学者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而熊彼特提出经济史,经济理论和统计学是分析经济的三个工具.而当前中国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史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已经成为共识.随着老一代学者的远去经济史的地位越来越受到研究的挑战.近年来这个情况有所改观.但到底经济史应该如何研究?还确实值得进一步讨论.下次又空再随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