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崇安县新志》收录的物谜和字谜
福建省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版《崇安县新志》收录物谜和字谜,其中物谜为:
天生疥(星),地生膏(苔),金甲带(虹),银荷包(月)。
一样样,落在竹筤上,摘了两皮叶,好像门插样(蜻蜓)。二样样,落在鼎添上,摘了两皮叶,好像红枣样(飞蠊)。三样样,落在飰桌上,摘了两皮叶,好像豆豉样(青蝇)。四样样,落在酒瓮上,摘了两皮叶,好像芝麻样(蠓蠪)。
团团圆圆似月光,一弓一箭射南方,三十六条花柳巷,街街巷巷出文章(罗盘)。
竹州竹府竹城墙,里面闹得野野扬,有工走到竹州过,只只拿调剥衣裳(砻)。(附注:野野扬,谓闹得厉害,众所周知。有工,有一天也。拿调,拿住也。)
头大尾细,通身生疥,撇调耳朵,问尽世界(秤)。(附注:撇调,谓掀住也。)
城里烧厝,城外着吓,跹跄跌蹢,对腰裂隙(炒豆)。(附注:跹跄,蹴也。跌蹢,跳也。)
陈陈圆圆扁他他,至面光三至面巴,食毛骨,嚼毛渣(香菰)。(附注:陈陈圆,甚也。他他,扁貌也。至,一也。光三,光也。毛,无也。)
互生头毛白,瘦来头毛乌,脱了帽仔比工夫(笔)。(附注:互生,后生也。瘦,老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生在山内,功在黄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