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IT的campus presentation中,讲话的经理是一位非常nice和gentleman的老先生,遂申请之。
(I)电话面试/phone interview
邮件过来说11月14日下午从东京打电话面试。我在指定的时间段盯着手机,苦等。超时1小时后,手机响了。
问:Is that Tana?
答:Yes, this is she.
又问:She?
莫不是在电话里面声音像男生了不成……
对方道歉后问是否可以晚上7点或第二天上午。我说如果今天你累了就明天,他小小地感动了一下,说这是他的工作,坚持当天晚上。
7点,手机响了,打开准备在手边的英文简历,正式开始我的第一次电话面试。
开场总要有些客套话的,问我北京的天气如何,北京的冬天怎么样的,下不下雪。突然提到我的名字,我告诉他我是蒙古族,他恍然大悟的样子——难怪你的名字有些不一样。还告诉我日本有些蒙古去的Wreslters,这个事实我是知道的,可是Wrestlers这个词我居然听了4次才听明白,不常用的单词。
之后开始切入正题。问我的研究内容,做什么方向、用什么技术、什么策略,实现细节,等等。还问到我做的东西有什么应用场景。幸亏英文简历在手边,找到切题的关键字,展开,组织一段话答复他。
16分钟左右,结束面试。
又是有趣的一次经历。我以为至此结束了与Morgan Stanley的交道。没想到过了几日,Schlumberger最后一轮面试之后,接到了通知我去参加现场面试的电话,很人性化地给了4个时间让我选择,我选了11月22日下午。
(II)现场面试/final round
现场面试预计4小时,分4个部分,各1小时,每个人的顺序是不一样的,我的是:Written Technical Test,Reasoning Test,一小时的休息等待和Face to Face Interview。Morgan Stanley要求参加面试者不泄露考试细节,所以我大致记录过程。
果然如云琪所料,技术笔试真的是要考察很基础的东西,数据结构、C++/Java程序(给出一段程序针对其出题,以及让你根据要求写程序)、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都覆盖到了。很全面地考察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又不是偏题怪题,赞Morgan!
之后是逻辑考试,SHL的Diagram Test,考察人的推理能力的,35分钟40道题。这是我第一次考这种题。开始很顺利,中间纠缠在某一页上,耽误了后面容易做的几道题。
之后是休息,等待面试官来领我们去Face to Face。很巧,遇到了一位本科隔壁班同学和我参加一次会议认识的北大mm,聊天,定神。
4点半,一位绿色毛衣面试官走过来,问我是不是Tana,说,要开始你的面试了。天!时间表明明是5点开始,突袭。放下水杯抓起书包跟着他到了面试的大房间。这里同时有两组面试在进行。每组两个面试官,一个学生。
面试官的风格果然与DOW不同,DOW的面试官始终在微笑,试图让人放松;而我的这两位面试官的表情相对就严肃一些了,一位香港人,会不时微笑,另一位菲律宾人,就是刚才提到的绿毛衣先生,一直很严肃,很少笑——不过晚宴时候他和我聊了很久,人很nice,多半因为面试是工作,所以不苟言笑。我告诉自己不必在意,这还根本不算是压力面试呢,只要认真地回答他们的每个问题就好。
常规提问内容大致有:学习的课程、做的项目、学到什么东西、怎么与人合作、怎么说服别人,等等。还问到学了这么多课,哪门是最你不喜欢的,为什么。也会问到数据结构的细节问题。
开放问题1:你的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
开放问题2:给你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怎么把富士山移到上海,用多长时间,怎么安排、实施?
收尾问题:Why Morgan Stanley? Why are you a qualified candidate? What differentiate you from other candidates?
出来看表,将近5点半了,一个小时也就这么挺过来了。接下来,我被领到另一个房间参加第二轮面试。这次是两个UK的工程师来面试,一位高大先生,一位瘦瘦帅哥。对数据库、C++和XML进行提问,会问到很多细节的问题。只能说,功夫在平时,临场也需要不惧压力进行思考。有一个设计数据库的问题,我有点急,大脑拒绝思考了回来后回味了一下他们的推荐解法,明明自己以前也考虑过的……
插曲1:说英语说久了就糊涂,听完某个问题后,为了肯定他们的意思,我问高大先生“You konw...?”他大惊,问我“Are you asking me?”我才反应过来我把“You mean...?”说成了“You know...?”,一通sorry,一阵大笑。
每轮结束都可以向面试官提问,我会问他们在IT部门里工作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客户是谁,对工作有什么要求,等等。他们都很热情地给我做了介绍。
之后我们全天的34个学生留下了10人,与他们一起晚餐。这时,严肃的面试官也都变得很风趣了,有一位先生总是把菜里装饰用的小伞、小花放到耳朵上面,好得意的样子。
插曲2:晚餐之前,对我进行电话面试的Imazu冲过来跟我打招呼,很有趣的日本人,很惊喜地看到我survive到了晚餐。我开玩笑说:that's because you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经验:
+:开始之前负责整个面试的中国先生告诉我们“relax and be yourself”。要放松,不要在意面试官的态度,尽量把精力集中在回答问题和思考上面,很快就会进入状态。遇到难问题,先思考,把思考的过程也说出来,让他们知道你的思考过程;万一不会,就坦诚地告诉面试官,他们会找其他问题考察你。
-:功夫在平时,经验越多,平时练习得越多,在面试的时候就越容易迅速想出解决方案。尤其是面技术职位,多思考多练习多积累,不要像我一样懒。另外就是英语口音问题,这次对亚洲口音倒很熟悉了,反而那位年轻的UK工程师,那种听起来是源于北欧的口音,我倒有点听不清楚他说话了。看来要多多见识各种口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