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准备用KMV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模型包含了公司股权市场价值这个参数,但是由于中国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仍然是由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部分组成,那么如何确定公司全部股权的市场价值,或者说如何给非流通股定价呢?
有的论文用每股净资产来近似衡量非流通股价值,请问是否是比较合理的方法?而从去年开始进行的大范围股改方案是否能为此提供新的思路,或者为统计方法的建立提供相关数据呢?希望可以看到大家的意见和看法,谢谢!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觉得哦在股改之前可以用每股净资产来近似衡量非流通股价值,而对于已完成股改的公司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是原来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股本变成了受限制的股本了
谢谢clay_lu,也希望能听到更多朋友的意见,可以吗?现在很着急,原本是想利用股改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但没有发现什么思路,如果只是将每股净资产的值近似看作非流通股股价,确实很方便,但对于一篇论文,这里也就不存在多少的创新点了
方法有很多种
采用加权平均方法
股权价值=流通股数×每股市价+非流通股数×权益帐面价值/总股数
因为我的论文是对中资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