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派高手添加:
1.各个大学研究生的主干课程.
2.选用的教材都有哪些.
3.各个课程的讲授教授都有哪些牛人.
说明:本贴并无攀比之意,只是希望各路高手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http://ccfr.org.cn/index_boshi.html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生项目
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是隶属于清华大学的金融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中心的宗旨之一即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金融业提供优秀的研究、教学及其他金融专业人才。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项目是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一个直读博士生培养项目,开设完备的金融博士生课程,由国际专家学者讲授。学生在完成统一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并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博士资格后,双向选择导师及专业培训,完成博士论文。
| 课程设置 | |
1. 公共必修课: 按照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达到公共必修学分(包括英语必修课) | |
| 2. 专业必修课 高级微观经济I 高级微观经济II 高等计量经济I 高等计量经济II (以上四门课应在第一年内修完) 金融经济学 高级公司财务理论 高级资本市场理论 实证金融学 (以上四门金融专业课应在前两年内修完) 金融工程 | |
| 3.专业选修课 (根据专业方向选课并完成学分) 高级宏观经济I 高级宏观经济II 货币经济学 博弈论 信息、合同和组织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 金融统计学 银行和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 新兴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证券 债券市场 高级应用数理统计 应用随机过程 金融数学 | |
资格考试 | |
1. 第一年末通过经济方面资格考试(内容包括高级微观经济I、II和高等计量经济I、II) 2. 第二年末通过金融方面资格考试(内容包括金融经济学、高级公司财务理论、 高级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金融学) | |
研究 | |
1. 通过助研工作,进入研究。前三年助研工作要求为每周15小时。助研工作由学生和老师根据研究兴趣选择。 2. 前三年中,每年暑期结束前提交研究论文一篇。第一年论文可替以文献综述报告。 | |
指导和选题 | |
第一年由博士生指导委员会代为指导课程和研究选择。其组成为:宋逢明、王坦和张春三位老师。 | |
————————————————————————————
| 师资阵容 |
现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应用数学学士(1984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统计学硕士(1988年),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博士(1993年)。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市场微观结构、共同基金等。 Ph.D. in Fina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3); M.S. in 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Kentucky (1988); B.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Peking University (1984). David McKinley Executive Program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ance, Smeal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terests: Investments, derivatives markets, market microstructure and mutual funds. His paper ``Price Discovery without Trading: Evidence from Nasdaq Pre-opening''received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Award for Best Paper on Equity Trading in 1999. |
|
GAO,Bin 现任教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科技大学空间物理学学士(198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硕士(1991年),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学博士(1996年)。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投资管理、金融衍生产品、有效期权定价、利率期限结构、资产定价、汇率动态分析和房地产金融等。 Ph.D. in Finance, New York University (1996); M.A. in Astrophys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1); B.Sc. in Space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985). Assistant Professor,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vestment, derivatives, efficient option pricing, term structures, asset pricing, exchange rate dynamics and real estate finance. |
|
HUANG, Haizhou 现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级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电机工程学士(1983年),上海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商务硕士(1987年),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企业经济学与财务博士(1994年)。曾任教于伦敦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公司财务、银行与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危机和金融系统稳定性、国际金融、货币经济学和货币政策等。 Ph.D. in Business (Business Economics and Finance), Indiana University (1994); M.S. in System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7); B.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83). Senior Economist, Monetary and Exchange Affairs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Taught at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rporate finance, banking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crisis, monetary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
|
MEI,Jianping 现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1988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主要曾任教于阿姆斯特丹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国际金融、房地产金融、资产定价和银行学。 Ph.D. in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0); M.A. in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8); B.S. in Mathematics, Fudan University (1982). 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ance, New York University.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a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finance, asset pricing,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banking. |
|
SONG, Fengming 现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计算数学本科毕业(1970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1982年),清华大学系统工程博士(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博士后(1992至1995年)。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金融工程研究会会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金融顾问。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金融工程等。 Professor of Finance and Chairman,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Tsinghua University,Ph. D. in Systems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1988). Master in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ofessor in fi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aching: Financial Engineering. |
|
WANG, Jiang 现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198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198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学博士(1990年)。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金融理论、资产定价、投资管理、金融市场微结构等。 Ph.D. in Financ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90); Ph.D. in Physic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85); B.S. in Physics, Nanjing University (1981). NTU Professor of Finance, MIT; Research Associat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Research and teaching: financial theories, asset pricing and microstructure of financial market. |
|
WANG, Tan 现任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北京经济学院计算机科学学士(198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硕士(1988年)、经济学博士(1992年)。曾任教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资产定价、不确定性下的决策理论、投资和风险管理等。 Ph.D. i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2); M.A. i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88); MSc. in Operation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ic of Sciences; B.Sc. in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1982).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Taught at the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MIT.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set pricing, theory of decision under risk and uncertainty, invest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
|
CHANG,Chun 现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美国俄勒冈大学数学硕士(1983年),美国西北大学管理经济学和决策科学博士(1987年)。曾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公司财务、银行监管和金融机构、组织理论、劳动经济学、亚洲经济改革和发展等。 Ph.D. in Managerial Economics and Decision Science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87); M.S. in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Oregon (1983); B.S. in Mathemat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1982). 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a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aught at th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rporate finance, bank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ory of organizations, labor economics and Asian economic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
|
ZHOU,Guofu 现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成都地质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美国杜克大学数学硕士(1987年),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实证金融、期权和期货、公司财务、金融经济学等。 Ph.D. in Economics, Duke University (1990); M.A. in Mathematics, Duke University (1987); M.S. in Numerical Analysis, Academia Sinica, (1985), B.S. in Mathematics, Chengdu College of Geology (1982). Associate Professor, Washingto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aching: financial econometrics, asset pricing, options and futures, derivatives, real options,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economics, etc. |
|
ZHU, Wuxiang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士(1987年),技术经济专业硕士(1989年),数量经济专业金融方向博士(2002年),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公司财务、投资银行、投资估价。 Ph.D. i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2002); M.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Tsinghua University(1989);B.S. 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Tsinghua University (1987)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orporate Finance and Investment Bank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rporate Finance , Investment Valuation. |
来源http://www.ifsfd.org/education/edu.asp
| 01.国际金融 | 姜波克 | ①201英或203日或204德②358经济学基础理论③494金融学④501专业知识(口试) 参考书目:①《高级政治经济学》蒋学模复旦大学出版社②《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③《高级微观经济学》张军等《高级宏观经济学》袁志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④《<资本论>教程简编》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社⑤《<资本论>脉络》张薰华复旦大学出版社 ⑥《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 复旦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姜波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⑧《金融市场学》刘红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为金融研究院,包含于金融学博士招收12人的名额中 |
| 02.金融市场 | 张继康 | |
| 03.对外金融政策* | 姜波克 | |
| 04.金融市场* | 刘红忠 | |
| 05.金融信息处理* | 薛向阳 | |
| 06.数理金融与风险管理* | 张金清 |
| 020220 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 2人 金融研究院自设专业 | ||
| 01金融管理* | 姜波克 陈学彬 胡庆康 刘红忠 许少强 俞樵 | ①201英或203日或204德②358经济学基础理论③494金融学④501专业知识(口试) 参考书目: ①《高级政治经济学》蒋学模复旦大学出版社②《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③《高级微观经济学》张军等《高级宏观经济学》袁志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④《<资本论>教程简编》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社⑤《<资本论>脉络》张薰华复旦大学出版社 ⑥《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 复旦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姜波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⑧《金融市场学》刘红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
| 02金融工程* | 张金清 薛向阳 周傲英 雍炯敏 汤善健 | |
![]() ![]() |
|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人员 | |
| 名誉院长 院 长 常务副院长 副院长 秘书长 | 戴相龙(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 国际金融方向 | |
| 货币银行方向 | 陈学彬 教授、博导 金融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 胡庆康 教授、博导 甘当善 教授、博导 熊继洲 教授、博导 |
| 金融市场方向 | 刘红忠 教授、博导 国际金融系系主任 孙立坚 副教授 张陆洋 副教授 徐剑刚 副教授 华 为 副教授 张宗新 副教授 |
| 金融工程方向 | 薛向阳 教授、博导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周傲英 教授、博导 杨 青 副教授 |
| 数理金融与风险管理方向 | 张金清 教授、博导、教育部金融创新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雍炯敏 教授、博导 汤善健 教授、博导 |
| 保险方向 | 尚汉冀 教授 徐文虎 副教授 保险系系主任 |
复旦这个所谓的金融研究院够胡扯的,看看他们的考试内容就知道了!!!
当然他们那个金融数学专业可能含金量是比较高的,我知道雍炯敏是很厉害的金融数学家,至于其他一些人的水平(比如那些搞所谓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的),你就慢慢琢磨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12:06:28编辑过]
建议你去考上财的经济学院(
http://www.econ.shufe.edu.cn/cn/faculty/expert.htm
),那里的有很多海归还是很强的,他们有很多人也是搞金融的.上财金融学院的师资不是很好.
上海交大的
五、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综合考试以及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资格认定,按《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上海交通大学关于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和《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培养管理条例(暂行)》执行。原则上每学期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安排两次综合考试;第一次综合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进行(专业基础课必须在前两个学期修完)。
六、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通过综合考试后进行开题报告,国内外文献阅读量必须在100篇以上。 通过博士生资格认定的硕博连读生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五学期的前半学期内完成,文献阅读量同博士生。
七、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八、发表论文
2002年及以后入学者在其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的名义和第一作者署名发表3篇或3篇以上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只有发表在下列学术刊物中的论文才能计入统计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国家科委1217种统计源期刊;CSSCI(中国社会科学索引)和其他列入SCI、EI检索的学术刊物。其中必须有至少一篇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具体参照《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培养管理条例(暂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上财目前金融学院的硕博连读还刚刚起步,至今才两届。主要还是由经济学院田院长牵头,邀请一些海龟学者集中授课。本人现所知道的课程主要是一些经济学基础课: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
(金融专业课方面主要跟随学院自己的课程,博士阶段专业课待定,本人还不清楚)
现三门基础课的教师简介:
(1、
田国强 | ||
最后学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博士 1987 岗位职称:教授、博导 公共职务: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 研究领域:经济理论、数理经济、机制设计、 转型经济 教学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2、
目前上财的硕博项目虽还没有上面几个学校那么规范,但已经逐步起步,利好看涨。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2 23:32:14编辑过]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