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7-18 23:28:41
30# 王书记

呵呵,各自理解吧。不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23:34:22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7-18 23:28
30# 王书记

呵呵,各自理解吧。不辨了。
你什么觉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8 23:38:44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7-18 23:34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7-18 23:28
30# 王书记

呵呵,各自理解吧。不辨了。
你什么觉悟啊
既然你理解为没有增加,我理解为存在增加。你说我们有什么好辩的?

这跟觉悟有关吗?

别搞了,行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05:37:46
楼主与王书记的理解都有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79页)那段话,实质上是说,交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参与交换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王书记的目光只放在交换领域,因而说“这里本身并不是肉的使用价值和米饭的使用价值增加了”。后来,王书记又说,“只有对葡萄酒和谷物进行生产才会增加”。王书记总体说来没有多大错误,只是没有理解马克思那段话既包含了交换阶段又包含了生产阶段。
        楼主的错误是根本性的错误。马克思特别注意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而楼主却不知道这一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者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使用价值,却不能增加产品的总价值。当然,楼主与王书记一样,都没有理解马克思那段话既包含了交换阶段又包含了生产阶段。楼主企图通过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来证明,使用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增加的。王书记说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实现的,其实,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就已经实现了,价值才是通过交换实现的。显然,王书记只是个一知半解的斯大林主义者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07:46: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08:59:35
那要看对价值一词是如何定义的。交换可以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即效用),这是马克思也认为的。见资本论一卷。

按马克思的定义是不能的。如果你定义的价值与马克思的不同,那么交换得到更多的价值,是可以的。因为斯密早就说了,价值一词通常有2个意思,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09:03:00
cch1999 发表于 2010-7-19 08:59
那要看对价值一词是如何定义的。交换可以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即效用),这是马克思也认为的。见资本论一卷。

按马克思的定义是不能的。如果你定义的价值与马克思的不同,那么交换得到更多的价值,是可以的。因为斯密早就说了,价值一词通常有2个意思,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与效用好像不太一样吧。效用是符合边际递减率的,关于使用价值马克思什么都没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09:09:41
使用价值与效用好像不太一样吧。效用是符合边际递减率的,关于使用价值马克思什么都没说。
---------------------------------------------------------------------
国富论:价值这个名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的是某种物品的效用,……前者可以称为使用价值。

确实后来的经济学都使用效用一词,而不使用“使用价值”一词,也许更精确,更能表达意思。

资本论第一卷:就使用价值来看,可以说,“交换是双方都得到好处的交易”,就交换价值来看,情况就不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10:09:54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19 05:37
楼主与王书记的理解都有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79页)那段话,实质上是说,交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参与交换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王书记的目光只放在交换领域,因而说“这里本身并不是肉的使用价值和米饭的使用价值增加了”。后来,王书记又说,“只有对葡萄酒和谷物进行生产才会增加”。王书记总体说来没有多大错误,只是没有理解马克思那段话既包含了交换阶段又包含了生产阶段。
        楼主的错误是根本性的错误。马克思特别注意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而楼主却不知道这一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者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使用价值,却不能增加产品的总价值。当然,楼主与王书记一样,都没有理解马克思那段话既包含了交换阶段又包含了生产阶段。楼主企图通过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来证明,使用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增加的。王书记说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实现的,其实,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就已经实现了,价值才是通过交换实现的。显然,王书记只是个一知半解的斯大林主义者而已。
吴兄好!
       通过交换,双方都得到了更多的使用价值,那么为什么不增加价值呢?原来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者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使用价值,却不能增加产品的总价值。”。请问,葡萄酒和谷物的价值只是由参与交换的这两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吗?(设社会上还有很多葡萄酒和谷物生产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10:12:45
通过交换,双方都得到了更多的使用价值,那么为什么不增加价值呢?
--------------------------------------------------------------
为什么不增加价值?那是因为你定义的价值和我定义的价值,不是一个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10:15:35
龚民 发表于 2010-7-19 07:46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7-18 08:26
5# 龚民

人们为什么要交换呢?原来,“交换是一种奇妙的交易,交换双方总是得到好处。”(《资本论》第一卷第179页注14)。
“卖葡萄酒买谷物的A,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而种植谷物的B,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酿酒的A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可见,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各自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样多的交换价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因此,就使用价值看,可以说,‘交换是双方都能得到好处的交易。’”(《资本论》第一卷第179页)。


双方交换得到好处是使用价值,酿造者通过交换得到谷物满足生存好处,种植者得到佳酿满足生活品质改善好处。其双方交换,假定1公斤酒换5公斤谷物,总量是6公斤,不会因为交换就变成7公斤、8公斤,交换双方不会得到更多价值。
引文其二:结论应该是恰恰相反,由于不是兼职而是专业酿酒和种植,同样生产时间生产出更多产品,表明产品生产占用时间减少、节省,交换双方更多的产品却包含着更少的价值(劳动时间),自然双方也就获取节约时间的好处。
1、在这里,马克思在讨论交换的好处时,联系到了生产。
2、基本同意引文二,但产品包含更少的价值(劳动时间)存在理解上的问题。如果把这个劳动时间看做交换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则完全成立;如果看做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不能成立,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显然不会随某个个体的生产率的提高而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9 10:18:34
cch1999 发表于 2010-7-19 10:12
通过交换,双方都得到了更多的使用价值,那么为什么不增加价值呢?
--------------------------------------------------------------
为什么不增加价值?那是因为你定义的价值和我定义的价值,不是一个东西。
请你定义一下价值,并证明价值不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1 01:13:39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19 05:37
楼主与王书记的理解都有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79页)那段话,实质上是说,交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参与交换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王书记的目光只放在交换领域,因而说“这里本身并不是肉的使用价值和米饭的使用价值增加了”。后来,王书记又说,“只有对葡萄酒和谷物进行生产才会增加”。王书记总体说来没有多大错误,只是没有理解马克思那段话既包含了交换阶段又包含了生产阶段。
        楼主的错误是根本性的错误。马克思特别注意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而楼主却不知道这一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者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使用价值,却不能增加产品的总价值。当然,楼主与王书记一样,都没有理解马克思那段话既包含了交换阶段又包含了生产阶段。楼主企图通过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来证明,使用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增加的。王书记说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实现的,其实,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就已经实现了,价值才是通过交换实现的。显然,王书记只是个一知半解的斯大林主义者而已。
简直一派胡言 我所说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指的是他被人们所利用 实现了物自身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属性。而再生产过程中使用价值已经存在不过还没有实现 只是出于一种应然的状态而已,如果不被人们利用那么这个使用价值就没有实现,不过使用价值依然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1 17:17:47
分工节约生产者的劳动(生产成本),交换节约消费者(获得所需使用价值)的劳动(代价)。

——《资本异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 09:03:02
45# hj58

同意这个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13:48:02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7-18 08:26
5# 龚民

人们为什么要交换呢?原来,“交换是一种奇妙的交易,交换双方总是得到好处。”(《资本论》第一卷第179页注14)。
“卖葡萄酒买谷物的A,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而种植谷物的B,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大概会比酿酒的A生产出更多的谷物。可见,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各自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样多的交换价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因此,就使用价值看,可以说,‘交换是双方都能得到好处的交易。’”(《资本论》第一卷第179页)。
典型马克思的病语——即诡辩。

交换价值在没交换行为时是不会有的,何来“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不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样多的交换价值”这种比较?

再就是,在马克思理论中不同使用价值是不可比较大小的,且是客观的,所以“双方得到交易好处”不等于“双方得到更多使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15:41:01
无论生产,消费,分配,交换都意味一定的资源被不可逆的消耗了.
生产和消费其实同样是耗费,但对于生命来说一定的耗费是必须的.
能被简化的是分配,能完全取消的是交易.
考察最简单的交易过程,假设物:A,B,人:甲,乙,只有甲需要A却占有B,乙相反.才会有交易产生.
如果原初的没错,何必麻烦交易先生来充当哪个分饼的狐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21:53:06
46# 曹国奇


我个人的意见是,《资本论》前两章说得最正确的就是这一段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21:56:32
看不见的脚 发表于 2010-8-2 15:41
无论生产,消费,分配,交换都意味一定的资源被不可逆的消耗了.
生产和消费其实同样是耗费,但对于生命来说一定的耗费是必须的.
能被简化的是分配,能完全取消的是交易.
考察最简单的交易过程,假设物:A,B,人:甲,乙,只有甲需要A却占有B,乙相反.才会有交易产生.
如果原初的没错,何必麻烦交易先生来充当哪个分饼的狐狸?
问题:甲需要b为什么生产a?

想明白这个问题,就知道交易先生不是狐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 09:25:18
问题:甲需要b为什么生产a?
想明白这个问题,就知道交易先生不是狐狸。
你这个问题恰恰来源于对生产的认识。
无论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无论农业、工业、都意味一定的资源被不可逆的消耗了。
生产本身就是时代的谬误。
生产作为不可逆过程,曾经埋葬了无数零消耗的梦想。可人们依然在认识领域里依然顽固的迷恋着生产;经济学一再自以为是的谈论着循环和可逆。
1)生产-再生产-永恒生产。
2)更庸俗的就认为附着在生产上的皮毛--所有制、货币、市场都是永恒的范畴。

MARX由于时代的局限,也只能批判第2点。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随着系统过程中其余部分被正确的发现,生产的欺骗性就会和“天圆地方”一样被揭穿。DS=DiS+DeS,只有流逝的,在过程中发生巨大改变的消耗的才可能是(结构、功能)有序的根源,任何长驻的(结构、功能有序)都是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人、动植物、工具 毫无例外的都在消耗资源。

很明显的道理,效率越高消耗的越多,剩余越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 13:10:21
50# 看不见的脚

生产的极限在哪里?是公地悲剧吗?如何防止其发生?已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如果你有好主意,人类有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3 23:05:25
生产的极限在哪里?是公地悲剧吗?如何防止其发生?已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如果你有好主意,人类有福了。
不可逆过程中只有资源的消耗,生产只是在狭小的角落里考察过程得出的错误认识。

极限就是资源都消耗(生产)没了,任何制度、任何人、一切都将无济于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