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时期精巧雅趣的谜作
清代民国期间的灯谜,谜体有新的开拓和发展,义扣和形扣方法更加灵活新颖,富于变化。谜面文句向文雅方向发展,力求传神、典雅、贴切、大方。精巧雅趣的谜作广泛流传。谜作:
传语报平安(四书四字)言不必信(《七嬉•冰天谜虎》)
红旗报捷(四书四字)克告于君(《七嬉•冰天谜虎》)
人人尽道看花回(四书四字)言游过矣(《七嬉•冰天谜虎》)
杨柳千条尽向西(词牌名)东风齐着力(企杜《龙山灯虎》)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县名二)富民、上饶(韩芸谷《涤性山房谜稿》)
开门第一件(礼记句)先柴(葛元煦《文虎》)
出山泉水浊(古国名)吐谷浑(葛元煦《文虎》)
花落知多少(易经)中心疑者其辞枝(杨春农《绝妙集》)
示以敲字佳(诗经)则不可推(杨春农《绝妙集》)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书经)树之风声(东霖《谜选》)
挟泰山以超北海(宋代人名)岳飞(《在园杂志》)
雨余山色浑如睡(字)雪(张起南《橐园春灯录》)
点水蜻蜓款款飞(字)汗(张起南《橐园春灯录》)
杳然(《西厢记》句)烧了断头香(花芷缘《蔔林仙馆谜稿》)
十(字)思(谜底“思”字拆字为“田心”,借助方位指示的手法应扣谜面。)
刘邦闻之喜,刘备闻之哭(字)翠(借助典故会意进行分笔拆字,并采用双扣。)
昱(毛诗四字)上下其音(《七嬉•冰天谜虎》)(运用文字旋转的形扣手法。谜底示意“昱”可上下调整转变为“音”字。)
女(四书二句)不知其仁,焉用佞(张文虎《廋辞偶存》)
秋晓(昆戏目三)拆字、改书、烧香(《游戏大观》)
千不是,万不是,总是小生不是(《孟子》句)平旦之气(《两般秋雨盦随笔》)(利用戏剧人物的道白,运用侧击的会意手法。底句“旦”字别解为“生旦”之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