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75 1
2010-07-20
作者: 南方周末评论员 陈斌
2010-07-15 08:30:21
        现在有国产信用评级机构告诉你,中国的主权信用比美英德日都高。这就意味着,中国跟美英德日同到金融市场去融资,由于与美英德日政府相比,中国政府的违约风险更低,中国政府因此向投资者支付的利率就会更低。这样,在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同等面值、同时到期的债券,中国的要比美英德日的现值更高,即更值钱。
对此,你信还是不信?在判断之前,你会关切:谁这么说的?有什么依据?
         大公国际这么说的。7月12日,大公国际发布了《2010年50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摆出了同穆迪、惠誉和标普三大主流信用评级机构单挑的架势。在首批评级的50个国家中,只有23个国家的信用评级与三大评级机构相当,数量不到一半;9个国家的评级 “一致高于”三大评级机构,18个国家的评级“一致低于”三大评级机构,数量超过一半。
生于1994年的大公国际据说是一家民营企业。体制惯性之下,中国扩展软实力的传统路径是权力主导型的,如组建国营的新华社CNC电视台去挑战民营的CNN,成立有官方色彩的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去迎战民间智库兰德公司等。现在能在这条路径之外,特许民营机构从事主权信用评级,这对中国在拓展软实力上探索如何摆脱路径依赖、实现体制创新,大有裨益是毋庸置疑的。
        大公国际主张信用评级应“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这很对,因为如果基于某些政治、意识形态理由,人为把一国主权信用级别抬高或压低于实际市场水平,那市场是不会买账的,会以更大的力量把扭曲的评级拉回来。说到底,任何信用评级,原则上都是对市场状况及其变动的反应,是市场状况决定信用评级,而不是反过来。
但由此大公国际对穆迪的“制度实力”指标,对惠誉和标普的“政治风险”指标,一律大加挞伐,就有疑问了。这三家相关指标均认为政治稳定、尊重产权、政府行动高效、具有可预见性、政策透明度高等,是好的政府治理特征,有利于经济增长。反之,不利于经济增长。大公国际认为,就经济增长而言,中央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执政能力最为重要。简言之,不是制度而是权力乃是增长之本。问题在于,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如何保证权力时时向善呢?
        总体上,大公国际的评级理念与指标,在追求科学与客观性上仍大有可为,其公信力仍有待于市场的认可。目前,大公国际董事长公布了公司发展路线图,第一步是建立亚洲信用评级技术与标准体系,奠定中国在国际区域市场的主导地位;第二步是到2014年,建立全球信用评级技术与标准体系,奠定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大国地位。雄心壮志,四年即告成功。与三大评级机构对比,标普成立于1860年,穆迪与惠誉均成立于20世纪初,到1975年,这三家才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证为“全国承认的数据评级组织”,算是被市场和监管机构认可了公信力。
        在金融危机余波未了、三大评级机构公信力受损的情况下,大公国际大有机会,有望走出一条新路。不过,新路并不好走,要走好就更难。因为对于民营评级机构来说,最缺乏因而最需要的不是钱,不是知名度,而是公信力。钱不够,有好的投资计划,可以去融资;知名度不够,可以用钱砸出来。但公信力就不一样,融不来,用钱买不来,用知名度换不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用科学的评级报告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76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5 10:30:55
大公国际的这种评级结果很有可能也是公司公关,制造轰动效应的一种噱头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